熱門文章

2013年6月18日 星期二

《黃昏四重奏》A Late Quartet 教大家如何面對人生低谷



>>今個星期上。
點解選此片而放棄看另一大片?
好簡單,因為我係老餅。
連友人都說我是嬸嬸,又怎能不撐此片。
反正你也不會預小朋友去睇吧!
>>那沒浪費我趕過去,雖然遲了入場,但仍要鼓掌。
嘩~好好睇!
你未有此閱歷,奉勸大家去睇睇,做人應該係咁。
即,在低處時未放棄,順境時要想想其他人,以免挫折來到時手足無措。
>>其實故事不繁複,只是說到四人中有一位患了大病,於是如何自己克服困難及幫他組員面對。
>>只有在逆境的人才明白,你要站在人生最尖處,彷彿行錯一步便碎骨。
其實只要看清情況就明,任何事都只看角度。
患病者明白,人生也不過如此,只要願意放手,任何事也可以跨過。
往往只有當事人才死抱著問題不放。
只要放手,便海闊天空。
不明?
其實不難明,只要你看了此片便會明。
往往只是年輕人才執著,老人都是願意放手。
>>一提片中的都是好演員,只有最後放下華人大提琴家,才讓眾人露馬腳。
他們的演技已令人相信,各位都是名演奏家。
香港一般演員,這就是演技。

《大師》金像影帝 菲臘西摩荷夫曼Philip Seymour Hoffman
《捉智雙雄》金像影星 基斯化華堅Christopher Walken
《腦作大業》金像提名女星 嘉芙蓮堅娜Catherine Keener
《特務戇J之救國大業》馬克伊凡諾Mark Ivanir
艾朗簫柏曼Yaron Zilberman導演
黃昏四重奏A Late Quartet
6月20日 友弦相聚
香港發行及宣傳
 
電影簡介
《黃昏四重奏》(A Late Quartet)由艾朗簫柏曼(Yaron Zilberman)執導,四大實力演員,包括《大師》金像影帝菲臘西摩荷夫曼(Philip Seymour Hoffman)、《捉智雙雄》金像影星基斯化華堅(Christopher Walken)、《腦作大業》金像提名女星嘉芙蓮堅娜(Catherine Keener)、及《特務戇J之救國大業》馬克伊凡諾(Mark Ivanir)主演,演繹弦樂四重奏樂隊的四位成員,親身上陣以提琴演奏貝多芬等偉大作曲家的名曲樂章,樂隊成員唇齒相依、關係既親密又同時有競爭性,如何排除萬難,再合奏一曲?
 
故事大綱
縱橫藝壇25年的弦樂四重奏組合即將舉行盛大的紀念演奏會,大提琴手彼德(基斯化華堅 飾)卻在此時發現罹患了柏金遜症,當他逐漸顫抖的雙手開始握不緊琴弓時,他與其他三位成員羅拔(菲臘西摩荷夫曼 飾)、茱莉(嘉芙蓮堅娜 飾)、丹尼(馬克伊凡諾 飾)之間的關係亦變得如繃緊的琴弦般緊張。在這個危急時刻,多年來累積在心頭的愛恨情仇卻無預警地宣洩而出,有人要名要利、有人則選擇離去。隨著演奏會日漸逼近,原本親密的四人正面臨前所未有的困難,他們是否能夠解開心結,互相聆聽彼此受傷的心靈,重新奏出動人的天籟之音?
 
艾朗簫柏曼-導演的話
當我剛完成上一部作品《Watermarks》(一部關於一隊於1930年代的冠軍猶太女子泳隊於二戰時被迫解散,各隊員在65年後重逢的紀錄片)並四出參展時,就開始有《黃昏四重奏》的靈感,我想我下一部作品是一個關於人與人之間複雜又緊張關係的劇情片。而自小就熱愛管弦樂的我,覺得弦樂四重奏樂隊的成員間緊密又有競爭性的關係,會是一個最理想的題材。要成為一個成功的四重奏樂隊,必須經過多年的緊密合作、排練、演出,而當中必定存在不少拗撬和爭執。樂隊中其實每一個人可以成為獨奏家,所以如果要樂隊成功,每個人都要放下獨我獨尊的心態,要與別人衷誠合作,放下自我,才可成事。
 
著名的Guarneri四重奏樂隊的首位小提琴手Arnold Steinhardt曾經這樣形容弦樂四重奏樂隊:「四個人分別充分發揮自己的個性,同時又找到四位一體的聲音……無止境的思索、討論和批評……最後成就出完美的演奏。」在《黃昏四重奏》中,我希望找出這種錯綜複雜關係中的平衡點,令每一個人都可提升自己、發揮出最高潛能,同時又可在一個團隊中緊守自己的位置,貢獻自己的才華,描繪出個人與群體、我與我們之間極具張力的關係。
 
在音樂方面,我選擇了貝多芬的升C小調四重奏作品131(Opus 131 in C-sharp minor)作為電影中的重點樂章,這是貝多芬非常突破及最偉大的四重奏之一,特別之處是它有七個樂章,各個樂章輕重長短不一,而貝多芬更指明演奏此作品要一氣呵成,七個樂章之間不可停頓。但如果一口氣演奏一個長於40分鐘的樂曲,每樣樂器都會開始走調,四種樂器的聲音就會越奏越不協調,這個時候演奏者應如何是好?可以在中途停下來調一調音嗎?還是勉強地適應變了的調子?每個演奏者以至整個樂隊,如何可以把曲子奏到結尾?我覺得這正正就跟人與人的長期關係一樣,每個人都必然會隨著時間而有所改變,所以每一段關係都需要當中的人定時作出調整、改善,才能維繫下去。
 
為了令這部以弦樂四重奏為題材的電影更盡善盡美,多個月來我拍攝了
Juilliard學校的弦樂四重奏樂隊排練作品131的過程,他們都是跟隨世界頂級的管弦樂家學師,而我亦用了五部攝影機以不同角度拍攝Brentano四重奏樂隊演奏作品131的表演(最後他們更提供他們的演奏用於本片配樂上),讓我可探究如何把弦樂演奏表演拍出電影感,同時亦讓演員可以參考如何演繹演奏家。

與導演艾朗簫柏曼對談
可否談談《黃昏四重奏》的靈感由來?
我年少時已經開始聽管弦樂。那時我有個朋友給我一隻爵士樂的卡色帶,當一面播完後,它自動播放另一面的鋼琴音樂,即時令我嘆為觀止,那刻開始我就愛上了古典音樂,之後就發覺管弦樂是最能觸動我的一種音樂語言,尤其是貝多芬的四重奏樂章,我聽了30多年,而每次聽都有新的感覺和體驗。《黃昏四重奏》是個關於家庭關係的電影,這種關係中有愛和奉獻,但當中也存在著很多抑壓的情緒、怨恨、嫉妒、競爭等。我覺得四重奏樂隊就像一個家庭,成員花很多時間相處,可能比真正的家人還多,而且互相依賴,他們要練十年才可找到屬於他們樂隊的獨特聲音,每年有七個月時間要一起四出演奏,這種關係是非常緊張的。這是一個全新的角度去說一個家庭故事,因為各人的藝術才華與感情關係要互相協調,才能成功。
 
你拍這電影時有以某個四重奏樂隊為藍本嗎?
有,我參考了好幾個現實中的四重奏樂隊,其中一個是Guarneri四重奏樂隊,他們演奏了40多年,地位舉足輕重,他們有這樣的一個故事:大提琴演奏者David Soyer是隊中最老的成員,他想退休,各成員就躊躇是否應解散樂隊,之後他們決定,如果David的徒弟Peter Wiley加入,樂隊就繼續運作,最後他們如願以償,但維持了幾年後,最終還是解散了。第二個我參考了的是個意大利四重奏樂隊,成員有三男一女,謠言指她與三位男成員都有曖昧關係,而他們的獨特之處是可以全憑記憶演奏,不需要看樂譜。第三個是紐約的The Emerson樂隊,隊中有兩位小提琴手,而且沒有分首席或副手。這三個樂隊都是我設計片中樂隊及人物的藍本。
 
《黃昏四重奏》有沒有甚麼中心思想或隱喻?
電影的中心樂章是貝多芬的四重奏作品131,這是貝多芬死前半年完成的作品,亦是非常突破及革命性的四重奏,因為一般的四重奏只有四個樂章,但它有七個,各個樂章的輕重、節奏、長短都不一,我寫劇本時也是根據這個模式去編寫。而貝多芬更指明演奏此作品要一氣呵成,七個樂章之間不可停頓,演奏者不能在樂章之間為樂器調音,因此每樣樂器都會開始走調,演奏者要有很強的功架才能互相協調地演奏下去。這正好比喻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要經營一段長久的關係,當中一定會有出現問題的時候,我們如何令一段關係長久地維繫下去?
《黃昏四重奏》跟你的紀錄片前作《Watermarks》有很大分別,可否談談這個轉變?
兩者看起來有很大分別,但在某些層面卻是相似的,就像兩個故事背後的理念其實是相通的,都是講一個群體如何有開始走到結束,不同之處是這次不是紀錄片,就要跟演員一起揣摩和設計一些虛構的人物。而弦樂四重奏的特色是沒有指揮,所以我也盡量減少控制或干涉演員,讓他們自由發揮,產生化學作用。好處是各演員都因此而把更多自己的個人經驗放進電影內,每個演奏他們都表現得非常真。
 
人物介紹
大提琴手 彼德 (基斯化華堅Christopher Walken 飾)
彼德是個仁慈、有文化修養、溫文有禮的紳士,他在樂隊中扮演如父親般的角色,但他卻患上了柏金遜症,要面對疾病的同時,又要處理樂隊四分五裂的緊張局面。基斯化華堅是個常都是演一些比較 粗獷的角色,這次他與一貫戲路不同的角色,給他帶來挑戰的同時,亦帶出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而基斯化的一位識於微時的好友也是大提琴手,他紐約西北住的地區長大,因此他覺得自己很熟悉古典音樂是甚麼一回事。
 
小提琴手 羅拔 (菲臘西摩荷夫曼Philip Seymour Hoffman飾)
羅拔是個有野心的人,無論在樂隊中還是在婚姻中,他都要爭取個人地位,飾演這角色的是金像影帝菲臘西摩荷夫曼,導演艾朗簫柏曼一次看弦樂四重奏表演時,菲臘正是特別嘉賓,在弦樂聲中朗讀Philip Roth的短篇小說《Everyman》的節錄,音樂加上菲臘動人的朗讀,令台下每一位觀眾感動流淚,導演於是發現菲臘非常熱愛亦熟悉弦樂,而他本身也是個舞台導演及演員,他的自身經驗有助他演繹樂隊中複雜緊張的關係。
 
中提琴手 茱莉 (嘉芙蓮堅娜Catherine Keener飾)
茱莉面對人生的低潮,被她當作父親般的彼德患上柏金遜症、丈夫的不忠、女兒的不孝,令她陷入谷底。嘉芙蓮堅娜擅於演繹變化起伏大的情緒波動,而她本身亦喜歡以音樂來表達深層的思想意念,由她來演這個中提琴手,她手到拿來。
 
小提琴手 丹尼 (馬克伊凡諾Mark Ivanir飾)
丹尼性格孤僻,是完美主義者,把生命奉獻給小提琴,但付出孤獨一生的代價。馬克非常認真地看待這個角色,尤其當他知道可以跟一些重量級演員合作,他立即加入並學拉小提琴,他就是這樣的一個大無畏、肯冒險的演員。他出身於一個文化家庭,在作家群中長大,他把這些體驗都放進電影內,他亦演繹出角色力求完美,爭取領導位置的野心。
 
茱莉女兒 雅麗絲 (艾摩根般絲Imogen Poots飾)
雅麗絲是茱莉的女兒,性格反叛,經常跟媽媽作對,但跟媽媽一樣有音樂天份,擅長拉小提琴。艾摩根般絲自小已懂得拉大提琴,因此為了這角色而學小提琴她也特別容易上手,而她在試鏡時已經表現出她對此角色,以至整個劇本及人物複雜關係的了解,她跟嘉芙蓮堅娜演兩母女更加帶出強勁劇力及火花。
 
專人特訓奏貝多芬名曲 高品質提琴度身訂造片中每位演員都是要親自演奏樂曲,因此他們要學習大提琴、中提琴、小提琴等樂器,雖然每個人都有古典音樂的根底,但也必須接受特訓,把片中所用的樂曲練熟。導演艾朗簫柏曼說:「演員們要集中練樂章中的某些段落,而非整個樂章都要懂得彈奏,每個演員最少有兩位導師負責訓練,不斷地反覆練習,他們的努力和付出是有目共睹的,可以看到他們執琴弓、按琴弦的手勢,是一天比一天熟練和專業,有如真正的演奏家一樣。」
除了練習拉奏外,片中所用的都是上盛的樂器,劇組在紐約有指定的供應商提供最高品質的樂器給演員使用,更會按各個人物的性格特質度身設計訂造提琴,亦會確保每個樂器都會非常「上鏡」,由顏色至木紋,都精心喙磨,而樂器的顏色都是以啡色、木色的「earth tone」為主。導演艾朗簫柏曼說:「我們得到古典音樂界的鼎力支持,提琴、琴弓工匠,到專業的導師,所有人都協力令電影拍得真實好看。」
 
27天的拍攝炎寒天氣下拍攝著名的藝術場館實地取景劇組只有27天的拍攝時間,因此必須要分秒必爭,幸好整個團隊都非常專業及投入,令事情事半功倍。整個拍攝工作都是在紐約進行,但劇組卻遇上幾十年來最寒冷的冬天,雖然白雲紛飛的美景令電影畫面增添美感,但炎寒的天氣卻令拍攝工作百上加斤。導演艾朗簫柏曼說:「我們又在多個紐約著名的藝術場館拍攝,如弗里克收藏館(The Frick Collection)、大都會藝術博物館(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蘇富比拍賣行(Sotheby’s)等,在內拍攝要非常小心,不可破壞一磚一瓦。」而拍攝演奏的場面也是非常困難,要同一時間用多部攝影機,從不同角度拍攝及捕捉畫面。
 
弗里克收藏館(The Frick Collection):
位於紐約曼哈頓,1913年落成,1935年開始對外開放,歷史悠久,內有多個展館展出16至19世紀世界各國的名畫,這次是博物館七十五年來第一次外借場地給電影拍攝。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博物館中的Grace Rainey Rogers Auditorium就是本片的四重奏樂隊舉行25週年演奏會的場地,這個舞台上舉行過多個世界著名樂團的表演,包括Guarneri樂隊的最後演出。蘇富比拍賣行(Sotheby’s):拍賣行借出地方讓本片拍攝的拍賣場口,而著名的拍賣官David Redden更在這幕中飾演自己,主持拍賣會。
 
關於台前幕後
導演/編劇/監製-艾朗簫柏曼(Yaron Zilberman)
《黃昏四重奏》是艾朗簫柏曼的首部長片作品,前作是2004年的紀錄片《Watermarks》,關於一隊1930年代的冠軍猶太女子游隊,於二戰時被迫解散,各隊員在65年後重逢的真實故事,在世界各地影展,包括Palm Springs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Viennale、Jerusalem、Paris Cinema Film Festival等,共贏得十個大獎。
 
菲臘西摩荷夫曼(Philip Seymour Hoffman)
美籍演員及導演,活躍於電影及舞台劇界,演出多部著名電影,其中2005年《冷血字傳》(Capote)為他帶來金像影帝殊榮,其後再三次獲得金像獎最佳男配角提名,分別是2007年《韋氏風雲》(Charlie Wilson's War)、2008年《聖訴》(Doubt)及2012年《大師》(The Master)。近期作品有《選戰風雲》(The Ides of March)、《魔球》(Moneyball)、《腦作大業》(Synecdoche,  New York)、《沙煲兄妹日記》(The Savages)等。
舞台表演方面,菲臘在1995年加入了LAByrinth Theater Company,在多個舞台劇中導演或演出,其中三個他參演的百老匯舞台劇,令他獲得三次東尼獎(Tony Award)提名,包括2000年《True West》、2012年《Death of a Salesman》,及2003年《Long Day's Journey into Night》。
 
基斯化華堅(Christopher Walken)
美籍演員、編劇及導演,參與了過百套電影及電視劇,早於1978年已憑《獵鹿者》(The Deer Hunter)獲得金像獎最佳男配角,2002年憑《捉智雙雄》(Catch Me if You Can)再次獲得同一獎項的提名。其他著名作品有《蝙蝠俠再戰風雲》(Batman Returns)、《危險人物》(Pulp Fiction)、《無頭谷》(Sleepy Hollow)等。近期作品有《癲狗喪七》(Seven Psychopaths)、《戀愛大爆髮》(Hairspray)等。
 
嘉芙蓮堅娜(Catherine Keener)
美籍演員,憑1999年《玩謝麥高維治》(Being John Malkovich)及2005年《冷血字傳》(Capote)兩度獲得金像獎最佳女配角提名,風評極佳的《浪蕩天涯》(Into the Wild)她亦有份演出,近期作品有《香橙成熟時》(The Oranges)、《腦作大業》(Synecdoche, New York)等。
 
馬克伊凡諾(Mark Ivanir)
俄羅斯出生的以色列演員,第一部參演的大片是1993年史提芬史匹堡(Steven Spielberg)的奧斯卡電影《舒特拉的名單》(Schindler's List),之後他再參演了兩部史匹堡的電影,分別是《機場客運站》(The Terminal)及《丁丁歷險記》(The Adventures of Tintin)。2006年,他演出了羅拔迪尼路(Robert De Niro)自導自演的《CIA驚天殺局》(The Good Shepherd),及後在《非常爆…內幕》(What Just Happened)中與羅拔迪尼路合作。近期作品有《特務戇J之救國大業》(Johnny English Reborn)、《移城別戀》(360)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