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文章

2013年1月5日 星期六

《浪蕩青春》出走之旅 1月10日 在途上



榮獲
康城影展競賽資格 ‧ 荷里活影展最佳女配角
悉尼影展官方大獎提名

《哲古華拉少年日記》《中央車站》導演
華特沙勒斯Walter Salles作品
《吸血新世紀》系列 《創戰紀》 英國型人影帝 《擊情手足》 《世紀末婚禮》
姬絲汀史超域 加烈希隆 森列尼 艾美雅當絲 姬絲汀登絲
「垮掉的一代」Jack Kerouac文學經典代表作改編
《浪蕩青春》On The Road
1月10日 在途上

主演: 《創戰紀》《木馬屠城》 Garrett Hedlund 加烈希隆
英國型人影帝 Sam Riley 森列尼
《吸血新世紀》系列 Kristen Stewart 姬絲汀史超域
《擊情手足》《魔法奇緣》 Amy Adams 艾美雅當絲
《蜘蛛俠》《逆天奇緣》 Kristen Dunst 姬絲汀登絲

導演: 《哲古華拉少年日記》《中央車站》Walter Salles華特沙勒斯
原著小說作者︰ Jack Kerouac
電影編劇: Jose Rivera
監製︰ Nathanaël Karmitz, Charles Gillibert
香港上映日期: 2013年1月10日
級別︰ IIB
片長︰ 134分鐘

故事簡介:「垮掉的一代」(Beat generation) Jack Kerouac文學經典代表作《在途上》改編,入圍2012年康城影展競賽部份,5大影星與你踏上一趟世紀旅程,經歷一場心靈革命。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美國,出現了一班對抗當時保守文化的青年。他們熱愛自由,生活與毒品、性愛、音樂為伍,喜歡漫無目的地遊歷四方。他們的破革,徹底改變了20世紀中葉的美國文化。

紐約的新銳作家索爾(森列尼 飾),父親去世後,遇上同樣失意及志同道合的狄恩(加烈希隆 飾),以及其年輕誘人的前妻瑪麗露(姬絲汀史超域 飾)。三人為脫離世俗的束縛,決定拋開一切,將青春綑綁成背包,無所畏懼的駕車走上穿越美國各地,探索自我靈魂的公路之旅,任性品嚐流浪與放縱自由的無盡慾望。

《浪蕩青春》出走之旅
旅人
20世紀美國文壇巨人傑克凱魯亞克,在1947年夏天,25歲的時候展開首個流浪之旅。之後,他在1949年及1950年展開過另外3次旅程,然後將所見所聞寫成小說《On the Road》。然而,他並沒有停下腳步,足跡遍佈美國加州至非洲摩洛哥古城丹吉爾。出走期間,他曾造訪法國城市默朗尋根。

原著小說
在小說內,傑克將歷年來的個人遊歷拼湊成主角索爾在途上的所見所聞。他決心由東至西橫跨美國全國,但常因缺乏旅費和間斷的朋友聚會而中斷。電影大致圍繞他人生首個公路之旅,但不包括小說中記述他往後其他旅程的情節。

關於電影取景為找出拍攝電影的理想地點,華特沙勒斯和他的團隊出走全美國,由南部聖路易士安那州一路直上極北的阿拉斯加。此外,他們還去過加拿大、墨西哥甚至阿根庭塔哥尼亞的地川地帶視察。

跨時代改編
艱辛之旅
由出版到正式變成電影《浪蕩青春》,醞釀達數十年,前後更是波折重重。早在1957年面世的時候,作者傑克已打算將它改編成電影。根據2005年公開的一些私人信件,他曾親自致函馬龍白蘭度(Marlon Brando)洽談改編,對方亦有意合作。當時的建議是馬龍白蘭度飾演狄恩,作者飾演索爾。

可是建議最終沒成事,但多年來為討論此事的人太多,久而久之變成都市傳聞,就連American Zoetrope的老闆羅文哥普拉(Roman Coppola)都不太相信作者致函馬龍白蘭度一事。以為只是關於《On the Road》和「垮掉的一代」文化的眾多傳說之一。但他表示︰「這本書很受荷里活業界歡迎,一早已有改編電影的念頭。問題是,一般電影都有『起承轉合』的故事架構,但眾所周知此書卻因沒有這種架構而聞名於世,同期有不少改編的計劃,結果都不盡人意。」連羅文哥普拉自己亦嘗試改編劇本,然後親自執導。他的父親,一代大師哥普拉(Francis Ford Coppola)早在多年以$95,000美元購入改編版權。「我們一家,早在1979年已著手改編。」他補充。「父親對故事有濃厚的興趣,所以買入改編版權。在荷里活業界,購買改編版權就像買入期貨,獨家有效期只得兩至三年,所以事情愈拖下去,就要繳付更多版權費。我不知父親怎樣做,但他買入的是無限期改編權。若非這樣,他早已放棄計劃。他總相信小說能改編成出色的作品,問題只在時間與計劃。直至8年前,華特沙勒斯正式找上我們。」於是,改編工程正式展開。

監製Rebecca Yeldham憶述首次正式會議的情形︰「我在美國參與推廣外語電影,所以認識MK2(參與製作的法國電影公司)。直至首次會面前,我們雙方已為企劃合作達6年。要由外人班底-導演華特來自巴西,我是澳洲人,編劇是波多黎各人,法國的攝影師以及來自阿根庭的美指,去改編美國小說,我們為此而掙扎過。所以,我們進行深入的資料搜集、大量訪問及展開物色拍攝地點的旅程,確保改編能達致正宗的美國風格。」

她進一步解釋︰「我想華特從不思考原作者想怎樣去拍;反而,他想︰『作者會否認同由我改編呢?』另一方面,他亦明白這個是他的電影改編,忠於原著之餘亦要有創作的地方。在這8年的歷程中,他努力鑽研同原著有關的所有人物與事件,以及當時的文化背景。我認為,這部電影是我們多年來努力的成果,也是我們對原著作出的祟高致敬。我們尊重作者(原意),若他在生的話,我有信心他會接納我們的努力。恰如他在信中寫給馬龍白蘭度的話︰『…這將是偉大成就的開始。』」

導演亦分享他的感受︰「改編《On the Road》?在拍攝《哲古華拉少年日記》以前我從未想過。因為小說太出色,我不敢高攀。直至2004年《哲》片在辛丹影展公映後,才開始思考這個問題。」當年哥普拉看過《哲》片後為之所動,並視他為改編計劃所欠的角色。事實上,改編計劃曾試圖交到多位名家的手上,但未見成果。早在1970年代,哥普拉提議由尚盧高達執導,但沒有下文;1995年,哥普拉將任務交給《夏菲米克的傳奇》導演吉士雲辛(Gus Van Sant)與《狂野的心》編劇Barry Gifford,結果同樣失敗。Barry表示︰「在眾多原因之下,我們最後眼前一黑,始終徒勞無功。然而,我對華特成功改編感到鼓舞。他曾邀請我作電影改編的顧問,我欣然接受,從而發現我倆共通之處而成為好友。他視我手上的《Jack’s Book》為聖經,因為這本作者為傑克的傳記,亦是首本順時序寫作的紀錄文本。正如傑克所說,此書猶如刻錄在書本上的錄像。世上可能有無數方法把小說改編成電影,但我肯定的是,由華特改編而成的《浪蕩青春》,會忠於自己的想法。」Barry這一席話,道出華特的全然投入,是成功改編劇本的關鍵。

但直到這階段,團隊還是找不到有心的電影公司監製,無非是因為要為這類時代公路電影背書,簡直是惡夢。但華特的熱情,終於打動法國電影公司MK2。監製Charles Gillibert憶述當時的情形:「2010年1月,我在巴黎MK2總部和華特為另一部電影舉行會議。會議結束,準備離開的時候,他遞上一個寫著《On the Road》的公文袋,我問他:『不就是那本書嗎?』從他的回應語氣,我才知道他原來是為此而來。之後他返回巴西,翌日我再聯絡他。2星期後,他和美術指導返回巴黎再開會,向我們呈上一堆相關的文件。如是者,我們開始選角、漫長的外景考察、劇本視像會議,以及和其他幕後員工開會。華特更是完全投入其中,走過作者和一班角色在書中的旅程。仿佛這部電影早已存在,只待我們發掘它。」最後,他在美國與羅文哥普拉及曾監製《哲古華拉少年日記》的Rebecca洽談電影版權,一星期後達成協議,趕及在2010年夏季展開拍攝工作。


導演華特沙勒斯 訪問節錄
你還記得第一次閱讀《On the Road》小說的感受嗎?
我讀這本小說的時候正值是巴西由軍政府統治的年代。當時的審查制度嚴重影響傳媒、出版、音樂及電影等,《On the Road》亦因而被禁止在巴西發行,所以我被逼閱讀英文原版。因為角色的自由奔放,爵士樂風格的敘事手法,以及小說將性愛與毒品描寫成擴闊視野的工具等,我即時深感著迷。這本小說出發的角度,跟我們當時的生活完全相反,所以作者的視野讓我甚至我們這代巴西人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直至1984年,巴西回復民主,此書才能出版。我認為小說太出色,但沒有想過有改編成電影。

你認為自己和「垮掉的一代」青年有甚麼共通點?
在1960年代末到1970年代初,我仍是一個小伙子。我們這一代人,不論少年時見證或長大後參與政治解放運動,都跟「垮掉的一代」青年很有淵源。簡單來說,他們從內心開始,由內至外將文化重新定義。曾經是他們一份子的Michael McClure,更能清晰地演繹我的想法︰「某日,有位年青人問我到底「垮掉的一代」的人們發生甚麼事。當時他穿自己喜愛的衣服,梳自己喜歡的髮型,反對伊拉克戰爭,對生態學和佛學產生興趣。於是,我反問他相同的問題︰『對,「垮掉的一代」在哪裡呢?』」

你仍製作中的紀錄片《SEARCHING FOR ON THE ROAD》,內容講述你開拍電影前的資料搜集工作。對你來說,為何這階段的工作是如此重要呢?
第一次與片商American Zoetrope商討開拍電影是2004年的事,但當時我覺得自己未做好準備。改編小說的工作太複雜,於是我決定先拍一條紀錄片,依隨作者和其友人的足跡走走,嘗試更深入了解小說中提及的旅程。此外,我亦盡力深入理解「垮掉的一代」所面對的問題,以及40年代末到50年代初美國社會背景。最後,我拍紀錄片是因為我在開拍《哲古華拉少年日記》的時候,沒有將當時在拉丁美洲物色場景的時光拍下來。其實我在那時候很想這樣做,那些特別的時光可一不可再。原因就是如此簡單。

你和編劇採納了小說的哪個版本進行改編呢?
我們在麻省洛厄爾市,即作者童年和青春期的住處,遇上他的妹夫John Sapas。他慷慨地讓我們閱讀小說的手稿。當時,我就被手稿的直率與重要性迷住。只是閱讀小說的首句句子,已感到它敘事手法截然不同。在這個版本,主角痛失父親,逼使他出走。這種主題經常挑起我的興趣,最後亦變成驅動我改編電影的原因。往後5年,我和編劇曾討論過,亦嘗試過把小說的眾多版本用作改編,盡量尊重原來的內容。但有時我們會偏離原有的情節,背叛它以呈現它最真實的一面。(小說的)改編電影應將讀者帶到原點,亦即是最初的手稿。從而,他們能建構屬於自己的《浪蕩青春》。

《On The Road》一書十分矛盾,一方面激進地講自由,但另一方面又會異常保守。尤甚者,本書曾被批評貶低女性。請問你怎樣解決內容意識分裂的問題?
一如其他名著,《On The Road》引起讀者們不同的反應,這視乎他們的觀點角度。如果你讀過由Barry Gifford撰寫的口述傳記《Jack’s Book》,你就能在情節中看出多重角重意義,猶如《羅生門》。有人認為本書貶低女性,但我曾經跟一些年輕女生討論女主角瑪麗露,她們視之為超越當時的女性,破除50年代性禁忌的少女,亦敢於在戰後禁慾意識橫行的美國犯戒。另外,亦有人視Carolyn(戲中由姬絲汀登絲飾演的角色)為沉默的英雄,在狄恩與索爾出走探索世界的時候撐起頭家。若女性角色們在電影中比小說更顯眼,可能是上述爭議所引致吧。

你的電影作品和其他公路電影一樣,都有兩位主角結伴同遊。請問你怎樣建構索爾和狄恩這對知己?
傑克從文字讓讀者清楚理解兩位主角的關係。狄恩(卡西迪)是一名煽動者,搬入紐約後推翻傑克與艾倫這類知識分子一直以來堅持的信念。在傑克的其他幾部小說,John Clellon Holmes的著作《Go》,甚至是金斯堡的一些詩裡面,都以狄恩作為中心主角。索爾是個敏感的觀察者,他將迪恩呼吸的自由空氣轉化成文字,讓我們互相分享。在我拍紀錄片的時候,有時會聽到別人批評卡西迪太自私,他從朋友身上取得好處。但亦有人反思,最終是誰從誰的身上取得好處呢?事實上,這是電影中一個吸引觀眾思考的問題。

外景取景是改編《On The Road》的重要部分,請問你和攝影師Éric Gautier怎樣籌備呢?
雖然真實的地理環境可謂本書的「心臟」,但相比之下,角色內心的光境更重要。有人說過,這本書其實是關於旅程的終結。由東部州分走到西部州份的旅程,正是美國國土擴展的歷史進程。試想,西部片也是典型北美電影類型。征服西部的時代結束,標誌美國夢的終結;故事的主角們,在旅程結束時也懷著矛盾的心情。改編的意圖之一,就是將他們內心慾望與矛盾呈現在畫面上。視覺敏銳過人的Éric Gautier早已明白這迷思,指出將《浪蕩青春》拍成黑白片,才是能忠於原著。

可以講解一下組成演員班底的過程嗎?
大概在2004年和2005年開始吧,前後共花數年時間才組成班底。最先接觸的是姬絲汀登絲,我一想她就想到卡蜜兒。我時常認為她的細緻演技,沒有刻意假作低調……至於姬絲汀史超域,她的加入是意料之外。當時,兩位朋友看過《浪蕩天涯》電影第一版,然後跟我說︰「不用再花時間物色演員演瑪麗露了,她就在辛潘的新片入面,而且很出色。」後來我看過電影,,真心喜歡此片,並找姬絲汀史超域會面。以上一切,都在《吸血新世紀》熱潮以前。雖然她當時不肯定未來的檔期如何,但依然誠諾參與;飾演狄恩的加烈希隆,記得他某次試鏡的時候,他還未唸完指定對白,我已覺得他就是狄恩。他和姬絲汀史超域一樣等了幾年,然而每次他接到新片約的時候,他總會先來電告知。從此我倆建立了互信。另一位男主角森列尼,他曾經在《Control》入面飾演Ian Curtis,出色的表現令人留下深刻印象。還記得他和加利一齊在紐約讀對白,其睿智與慈愛讓我十分感動。此外,他也是位細心的演員。這些特色,都是演好作家角色的條件。臨近開拍之際,維高摩天臣和艾美雅當絲雙雙加入。兩人同是天才橫溢,演技天衣無縫,為角色注入靈魂。維高摩天臣攜同Buroughs生前用過的打字機和小說中描述過的槍來到維奧良,之前更深入研究Burroughs在1949年時讀過的書,包括法國醫生作家塞利納的著作和瑪雅族密碼的書籍。在戲中,公牛老李即興扮塞利納也是他的主意。他算是電影的作者之一。

為何你開鏡前召集眾主角一起參與特別準備的宿營呢?
自《陌生之地》(Fore Ignland)以來,我們已經這樣做,目的是在開鏡前建立良好的社群關係。除演員外,傳記《Jack’s Book》的作者Barry Gifford亦在場,他曾經對《On The Road》作非常仔細的研究,向我們講解書中的角色與情節。他熱心地幫助我們,例如播放LuAnne Henderson(即瑪麗露)的訪問錄音,為姬絲汀史超域提供莫大幫助。另外,LuAnne的女兒Anne Marie Santos亦在場,向我們展示其母的珍貴照片和資料。看見她和姬絲汀一起,畫面感人。碰巧尼爾的兒子也在場,他亦熱心幫助加烈希隆,同時告訴我們一件重要的事︰《On The Road》並非關於「垮掉的一代」的小說。其實它是一班18、20歲青年人的故事,他們多數是移民家庭的子弟,在40年代後期到50年代初的保守美國找不到一席之地,於是他們對抗當時的文化。最終他們成功了,由自己內心開始改變美國文化。《On The Road》就如火山爆發前一刻,滾燙的岩漿在地下準備爆發……小說講的,就是這個傑出世代最初的日子。這樣說的話,它可是另一個《哲古華拉少年日記》。

角色介紹
狄恩(Dean Moriarty)/加烈希隆(Garrett Hedlund )飾
角色原型︰尼爾.卡西迪(Neal Cassady)

尼爾是震撼美國文壇的詩人,亦是「垮掉的一代」代表之一,性格溫文但相當頹廢,窮一生精力在公路上追逐異性與自由。他與傑克結伴遊行,踏遍美國各地。《浪蕩青春》記錄的,就是他倆的放浪之旅。故事中,尼爾化身成魅力四射的狄恩,是索爾在旅途上的同伴。這角色本來極可能由馬龍白蘭度或畢彼特飾演,但最終由落在性格反叛的加烈希隆手上。

索爾(Sal Paradise)/森列尼(Sam Riley)飾
角色原型︰傑克.凱魯亞克(John Kerouac)

出生身法裔美藉家庭的傑克,被譽為「垮掉的一代」中地位最舉足輕重的作家。少年時他從哥倫比亞大學退學,實踐成為孤獨旅行家的夢想。他自創的「自發性文體」,讓他成為20世紀美國文壇中,地位舉足輕重的巨人之一。其代表作《On The Road》以第一人稱的角度寫成;在故事中,他化身為輕度自我抽離的年青作家索爾,內心仰慕邀約他遊遍全美各地的狄恩。飾演的索爾的森列尼,出道時曾經是英國的搖滾樂手,2007年在《Control》一片曾化身傳奇樂隊Joy Division主音Ian Curtis。

瑪麗露(Marylou)/姬絲汀史超域(Kristen Stewart)飾
角色原型︰LuAnne Anderson

LuAnne在15歲的時候嫁給尼爾,未己兩者離婚,但仍保持多年的親密關係。小說中的瑪麗露就是以LuAnne為基礎,她跟隨索爾和狄恩流浪美國各地,沿途毒品與酒精不離身,行為風趣,時刻表現真我。飾演瑪麗露的姬絲汀,在主演《吸血新世紀》系列前,曾經在辛潘主演的《浪蕩天涯》演過類似的反叛少女,單戀四海為家的主角。姬絲汀表示︰「我認為自己完全不像她。」

卡蜜兒(Camille)/姬絲汀登絲(Kristen Stewart)飾
角色原型︰Carolyn Cassady

現年88歲的Carolyn,是卡西迪的第2任妻子。因為他經常出走,時不時與其他女性發生關係,所以兩人又離婚。然而她堅強地將兩人的兒子撫養成人。Carolyn和傑克及尼爾等代表性人物關係密切,亦經常在傑克的小說出現。在《浪蕩青春》入面,她化身為卡蜜兒,由姬絲汀登絲飾演。姬絲汀在去年憑《世紀末婚禮》榮登康城影后,注目作品還有蘇菲亞哥普拉執導的《鎖不住的風情》及《瑪麗皇后》。


公牛老李(Old Bull Lee)/維高摩頓臣(Viggo Mortensen)飾
角色原型︰威廉.柏洛茲(William S. Burroughs)
在「垮掉的一代」的代表人物入面,深陷毒癮的威廉是年紀最大,性格最陰沉的一位。他的象徵性著作《裸體午餐》(Naked Lunch),將毒品對人類精神狀態的昇華描寫得淋漓盡緻。在傑克的筆下,威廉化身老李,為人雖然不負責任,但他卻是薩爾和迪恩在旅途中的「啟蒙者」。這個充滿矛盾的角色,由維高摩頓臣的演繹。據說,他對於小說中的缺乏神秘色彩的老李感到驚訝︰「對我來說,威廉的作品比傑克和金斯堡的冷血、精確和簡潔得多。」

珍(Jane)/艾美雅當絲(Amy Adams)飾
角色原型:Joan Vollmer
本來是紐約發起「垮掉的一代」文化的人物之一,後成為老李的女友。在學時她曾與傑克的首任妻子同住。可惜,她最後在墨西哥被老李錯手所殺。由經驗豐富的艾美雅當絲飾演。

關於導演巴西導演華特華特沙勒斯出生於銀行家與外交官之家,美國南加州大學修讀電影系畢業,1995年憑《陌生之地》在國際闖出名堂。3年後的經典作品《中央車站》大獲好評,更贏得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2004年,《哲古華拉少年日記》在辛丹影展首映,旋即獲得影評人推介,並因此被哥普拉賞識,獲他邀請執導《浪蕩青春》。2003年,華特英國《衛報》選出40位史上最偉大導演之一;2005年,他執導首部英語作品,把改編《鬼水凶靈》的恐怖片《雨夜閃靈》。他參與的作品還包括短片系列《我愛巴黎》及《給康城的情書》。
導演作品列表︰
《陌生之地》
《Life Somewhere Else》
《中央車站》
《Midnight》
《太陽背後》
《哲古華拉少年日記》
《雨夜閃靈》
《我愛巴黎》
《給康城的情書》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