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文章

2014年7月23日 星期三

《被消失的影像》The Missing Picture 柬埔寨權威導演潘禮德Rithy Panh 重現赤柬的殘酷史實 重構自己的童年回憶

 
 
柬埔寨權威導演潘禮德Rithy Panh
透過《被消失的影像》The Missing Picture
重現赤柬的殘酷史實 重構自己的童年回憶
奪康城影展「一種關注」大獎  獲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
8月28日 特別放映
故事大綱:
如果不想歷史被消失的話,可以怎樣?柬埔寨導演潘禮德,一生也不會忘掉那段被赤柬統治的
可怕日子:赤柬的極權手段,洗腦、勞改、飢荒,以至無數性命的犧牲,然後家人一個一個餓
死,事隔數十年,潘禮德依然歷歷在目。這段沉重的歷史,固然沒在赤柬的宣傳片出現,更在不知不覺間被極權消失了。身為獨裁統治下的倖存者,潘禮德決定用黏土公仔來親述重現「故事」一次。他親手用黏土把爸爸、媽媽、姊妹、鄰居,一個個重塑出來,他們由快樂平民變成獨裁者的犧牲品,當他們一個又一個的倒下,縱然是黏土,都竟然叫人心裡一寒。潘禮德巧妙地運用黏土口述歷史,重申引證個人故事 (His story) 在歷史敘述 (History) 的重要性。作為首部入
圍奧斯卡的柬埔寨電影,《被消失的影像》在多個層面上都意義重大。影片榮獲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及康城影展「一種關注」大獎。
導演Director : 《S-21:赤柬殺人機器》潘禮德Rithy Panh
片長Duration : 95分鐘mins
級數Category : I
語言Language : 法語 French (中英文字幕with Chinese & English Subtitles)
上映日期 In Theater : 2014-7-10
發行 Distributor : 安樂影片有限公司 Edko Films Ltd.

國際獎項 Awards (部分):
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 Nominee, Best Foreign Language Film, Oscars®
康城影展「一種關注」大獎 Un Certain Regard Award, Cannes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歐洲電影獎最佳紀錄片提名 Nominee, Best Documentary, European Film Awards
倫敦電影節最佳紀錄片提名 Nominee, Grierson Award for Best Documentary, BFI London Film
Festival
參與影展 Official Selection (部份):
美國電影學會電影節AFI Fest
多倫多國際電影節Toronto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紐約電影節New York Film Festival
聖塞巴斯蒂安電影節San Sebastian Film Festival
國際好評
“A Cambodian memoir/ documentary of force, intelligence and terrible beauty.” THE FINANCIAL
TIMES
“An unshakable testament to the power of memory...Tremendously daring...Unmissble.” TIME OUT
NEW YORK
“One of the essential titles in this year’s New York Film Festival...this haunting, at times shocking
movie...creates an image of madness, specifically the Khmer Rouge’s rule over Cambodia in the
1970s.” THE NEW YORK TIMES
“A profoundly personal mediation on a culture devastated and terminally affected by near-
unimaginable cruelty and violence...The result is moving and remarkably resonant.” SIGHT &
SOUND
“潘禮德鍥而不捨地尋覓孩提時社會上的真實歷史影像...為了填補這段血的歷史,導演以黏
土模型,配以真實紀錄片的背景聲效,將為期4年的赤柬歷程重現眼前。” 聯合國難民署公眾
教育及傳訊主任 覃詠欣
“《被消失的影像》是旅法柬埔寨導演潘禮德對赤柬暴行最強力的控訴...他既把赤柬的四年暴
政當成一個大圖畫,同時予以最私人的角度,以他及全家的親身經歷作故事主軸。” 大公報 劉
偉霖
“歷史的沉重和血腥,因為用上泥膠公仔代替真人而淡化,用嶄新角度敘述歷史,製作上難度
甚高。” 經濟日報 程日
紅色高棉(the Khmer Rouge):以革命為名的極權煉獄
70年代柬埔寨脫離法國殖民統治時,即被共產黨紅色高棉(the Khmer Rouge,別稱赤柬)奪取
政權,成立柬埔寨民主共和國(Democratic Kampuchea)。數百萬人從安逸生活瞬間墮進人間地
獄。
紅色高棉的共產主義非常極端!獨裁領導波布(Pol Pot)廢除學校醫院寺廟,剝奪私有財產、
人身及婚配等自由,限制人民只穿黑色農民服,並杜絕國民與外國接觸。他又仿效毛澤東推行
「超大躍進」農業改革,建合作社,實行大鍋飯制,逼迫農民每天工作12至16小時。結果農
業沒有進步,反而全國各地出現糧荒。自1975年將近4年的極權統治下,死於飢餓、過勞的人
逾1百萬,對於當時總體7至8百萬人口絕對是極可怕的數字。
紅色高棉最令人震驚的政策,莫過於旨在社會重構的大屠殺。波布為了鏟除異己分子,殺害大
批前政權的軍政人員,並針對親越派、間諜等進行多次內部清洗,甚至在金邊南部一所高校改
建成代號S-21的審訊中心,用來審訊、拷打、處決政治犯、反對人士。據估計至少1萬4千人
曾被囚在S-21集中營,1979年僅得7人倖存。囚犯慘遭血腥酷刑虐待,輕至電擊、熱烙、浸糞
水,重至剝皮、鑽腦,女囚犯經常被審問者強姦。審問後囚犯全家都會被帶到瓊邑克滅絕中心
處死。
短短幾年間非自然死亡者逾1百萬人,對於當時總體7至8百萬人口絕對是極可怕的數字。法
國學者拉古特(Jean Lacouture)以這段歷史為例,創立「自我屠殺(autogenocide)」一詞。
1979年越南軍在赤柬投誠者協助下,瓦解紅色高棉政權。經過柬埔寨難民陳述、國外傳媒學者
調查後,這段悲痛歷史逐漸公諸於世,波布終於受到國際社會的強烈譴責。S-21集中營現在成
為吐斯廉屠殺博物館(Tuol Sleng Genocide Museum),見證紅色高棉殺戮史。
導演訪問:
為泥人偶賦予靈魂
為什麼你會用泥膠公仔講述你的故事?
我拍過很多有關紅色高棉大屠殺的電影,但不想只做訪問。我希望每一部電影可以不同形式呈
現。《S-21:赤柬殺人機器》和《煉獄惡魔》(Duch, Master of the Forges of Hell)的敘述方式截
然不同,尤其前者啟發很多人,包括印尼軍政府反共清洗為題材的紀錄片《The Act of Killing》
導演約書亞奧本海默(Joshua Oppenheimer)。
從一開始構思《被消失的影像》,我便希望以非常個人的方式重構這段童年回憶。1975年我們
一家被迫離開家園,當我重返故土,房子已不存在,成為了卡拉OK廳。我請了其中一位團隊成
員(仿照我的舊家園)做個簡單的木製模型,當時我並不知道他是位雕塑家。他提議用泥膠來
做,效果非常好。泥膠亦具象徵意思,這個來自大地的材料,靠水製造,以陽光曬乾,人們用
雙手一下一下使泥膠公仔成形;就像電影製作,想法一個接一個,越來越接近最想講的故事。
對我們而言,他們有別於一般人偶,他們擁有靈魂。
用立體靜態動畫(3D static animation)作為特別敘事媒介是個挑戰嗎?
噢,是的,特別是一開始。做泥膠公仔的男生沒經驗過那個時代。所以他雕刻時,我坐在旁邊
敘述我的記憶──人們穿什麼、做什麼、消瘦的過程...那些人偶臉孔表達出的表情、情緒非
常重要,我想讓觀眾從它們身上看出人性。
為什麼這對你如此重要?
我經常探討讓人類成爲獨立個體(individual)的原因。紅色高棉的統治不但殘害人,更摧毀「獨
立個體」的概念。我單純希望重建這些人的故事,作為我對抗赤柬的手法之一。
用影像步向真實
在影片中,有角色為人類尊嚴、為彼此站起來的片段。他們不是任何角色,是你的父母吧?
我們作為倖存者,必須謹記能夠活着,不是因為我們較強、較勇敢、較優秀,而是因為有其他
人以愛、犧牲、團結的態度,甚至用性命來保護我們。
我們一般認為紀錄片是用來呈現「真實」,《被消失的影像》似乎更深層。影片關注不存在以及不曾存在的事物:求索被歷史偷走、被不曾存在事物取替的那些事物。
對,但電影世界沒有現實,沒有真相。我在30年前曾相信電影能夠捕捉現實,花了很多時間影
像的世界裡尋找真相。但現在我只會說電影裡沒有真相,但電影能夠讓你踏上向真實邁進的漫
漫長路。真相是你的觀後感,而不是影像本身。每部電影都是主觀的,而這是好事。當你捕捉
到某些事時,包括錄訪問,都是需要不斷的計劃及加工。不過毫無拘束的製作環境是必須的。
你曾說過不願意將赤柬時代的親身經驗搬上大熒幕,題材一向較爲籠統,內容又與個人保持一
定距離。
但今次是你一路以來的探索童年之作,還是情感終於缺堤?
也許吧,我也不肯定。雖然已經相隔多年,但年紀越大反而感到更大的痛楚。我認為自己從紅
色高棉時代死後重生,但沉痛和死亡已植於心底。我必須接受這股痛楚,甚至與它共生,直至
第二人生結束。
面對這股痛楚是為了站起來。需要傳達的,不是當時的恐懼,而是死去的人的尊嚴與人性。他
們的離去間接令我得以生存,所以身為倖存者,我是有責任傳達這個訊息。
我一開始拍片時沒有一個人想看,很多跟我同輩的人拒絕回想,更不想讓孩子知道自己曾經靠
吃樹根、昆蟲以活,或是親人如何去世、爲何失去尊嚴。但30年後,人發現如果你要行前走就
必須面對過去,找一個解脫。以前的人想逃避是正常的,但現在是時候需要與孩子一同向前了。
導演簡介:
潘禮德(Rithy Panh),1964年生於柬埔寨金邊,11歲與家人被赤柬政府送入勞改營,4年內目
睹他的家人因操勞、飢餓過度而相繼死去。他後來逃到泰國,輾轉來到法國。
潘禮德從巴黎電影高級研究院(IDHEC)畢業後,拍攝多部圍繞柬埔寨的電影,至今已榮獲多個
國際獎項及提名:30歲時憑紀錄劇情片《粒粒皆辛苦》(Rice People)競逐康城影展金棕櫚獎;後
來憑自編自導的《戰後的一夜》(One Evening After The War)入圍康城影展「一種關注」單元;又憑《飄泊靈魂之地》(The Land of Wandering Souls)享譽國際,榮獲溫哥華國際電影節最佳紀錄片及日本山形影展最高榮譽獎。2003年完成《S-21:赤柬殺人機器》(S-21: The Khmer Rouge Killing Machine)引起全球迴響,榮獲康城影展弗朗索瓦沙萊大獎、芝加哥國際電影節及歐洲電影節最佳紀錄片等多項大獎,成為潘禮德最重要作品之一。
最新作品《被消失的影像》透過泥膠公仔及殘餘錄像,重現赤柬時代的殘酷歷史,更包含潘禮
德的童年回憶。這部自傳色彩濃厚的紀錄片,榮獲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及康城影展「一種關
注」大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