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11 Photographic Museum_Exterior
香港首間攝影博物館F11將於9月18日隆重開幕
博物館由具80年歷史的第三級歷史建築活化而成
以傳奇攝影師Elliott Erwitt作品及 Leica M3 60週年相機展覽揭開序幕
全港首個攝影博物館
F11 攝影博物館於9月18日隆重開幕,為香港首間及唯一一間以宣揚攝影美學及藝術為宗旨之
博物館 ,展出攝影作品、相機、攝影集,並舉行座談會及攝影班,提供一站式體驗。
博物館的地下及一樓將作舉辦展覽之用,而二樓則為 Leica 相機私人博物館,展出大量不同型
號的Leica 相機及實驗機款,以及收藏過千本著名國際攝影通訊社Magnum 的攝影集,當中包
括了許多親筆簽名初版的攝影集和初稿,以供研究之用。
F11 攝影博物館創辦人蘇彰德為香港其中一間最大型慈善機構的前執行總監和法律顧問,熱衷
於攝影及古蹟保育,收藏相機、照片及攝影集已有15 年之,故把一幢前身為住宅的建築改造
成一間最頂級的攝影博身館。

Elliott Erwitt 「Best in Show」展覽
「Best in Show」展覽展出世界著名攝影師 Elliott Erwitt 一系列別具代表性的作品,以及一些鮮
為人知的照片。
*Elliott Erwitt

Elliott Erwitt 被譽為「全世界最具影響力的生活攝影師」,他畢生奉獻給攝影,他鏡頭下的世
界總是展示幽默、快人心省及令人印象難忘的畫面。Erwitt 透過照片表達人性情感的一刻。他
擁有與別不同的洞察力,在日常生活平凡不過的細節中捕捉到攝人魅力、譏笑諷刺,甚或風趣
詼諧的情景。除了拍攝生活軼事,Erwitt 更成功記下 20 世紀多個重要時刻。
參觀者可透過是次展出的多張 Elliott 著名作品感受他風趣幽默的性格,以及他極其喜愛狗的程
度。此外,展覽同時展出他以 Lecia 相機記錄世界多位重要人物及時刻,包括前美國總統尼克
遜與前蘇聯領導人赫魯曉夫在莫斯科 1959 年會面的一刻,以及前美國總統甘迺迪夫人於其丈
夫喪禮上悲痛欲絕的神情,以說明全球於 1963 年對是次行刺事件均感到震驚。Erwitt 歷經多
位國家元首及政要上任,所拍下的政要人物多不勝數,包括法國戴高樂將及哲古華拉。他的相
機亦一同見證美國歷史的發展,由 1960 年代的民權運動至 2008 年奧巴馬獲選為美國總統的
種種變遷。
*Eliott Erwitt_A man with umbrella_Photo credit_Elliott Erwitt_MAGNUM PHOTOS

*Eliott Erwitt_Two pairs of legs and the small dog_Photo credit_Elliott Erwitt_MAGNUM PHOTOS

*Eliott Erwitt_Santa Monita beach couple_Photo credit_Elliott Erwitt_MAGNUM PHOTOS

*F11 Photographic Museum_Entrance

Leica M3 - 60 週年相機展覽
1954 年, M3 相機型號的誕生成為 Leica 歷史中的重要里程碑。與 1925 年面世的 Leica I 型號
相比,M3 為顛覆傳統的革命性設計新一代相機, 所展示的重大創新技術包括:
1. 以插刀式鏡頭接口 (Bayonet-locking mount)取代了螺紋鏡頭接口 (screw-mount)
2. 設有內置 0.91 倍放大的觀景窗,以及適用於 50mm、90mm 及 135mm 焦距鏡頭的取景框,
並可自動進行視差改正
3. 只用一個旋轉按鈕控制所有快門速度
4. 曝光錶與快門同步
5. 卷片和快門桿改為把柄式控制,取代了舊式螺紋相機上的圓形旋鈕
6. 鉸接型背蓋大大提升了拆裝菲林的方便程度,背蓋亦更容易拆卸
7. 當底蓋打開時,菲林數目計算器會自動歸零
8. 閃光燈及電子閃光燈獨立燈座
許多 Leica 專家將 1935 至 1936 年誕生的 Leica VI 稱為「UR-M3 的原型」,兩者相似的特點包
括單個非回轉快門速度刻度盤、揭開式背蓋以及 100%視野取景器。二十世紀 40 年代,此相
機型號發展更為成熟,誕生了約 65 款實驗機款(Prototypes)。雖然這些實驗機款結構及功能跟
在 1954 年面世的 M3 系列十分類似,但每一款均展現了不同細節上的有趣的變化和結構改良。
現時,市面上只有少量原型仍保留至今,故廣受收藏家們追捧。
由 1954 年起,Leica 生產了超過 25 萬部 M3 相機,並以 700 001 為開始序號 ,直至 1968 年停
止生產。Leica 同年為德國軍隊製造了一批橄欖綠色相機,序號編號由 1 206 962 至 1 206 999。
歷史上,M3 曾出現過黑白、黑漆、橄欖綠、灰色及金色機身的相機。
大部分 M3 相機都於德國韋茨拉爾(Wetzlar)的 Leica 工廠中生產製造。小部分於加拿大安大略
省美德蘭鎮組裝,故該批相機的前置 M3 號字樣較大。
是次的「Leica M3 - 60 週年」相機展覽會展出 60 部 M3 型號相機,精選一系列經典原型至最
新型號,以及樣板模型及剖切面模型等展品,盡展 M3 相機變化多端的設計和發展歷程。展覽
同時向這款漂亮的 Leica 相機型號致敬,她已成為無可爭議的經典,並為所有後來面世的 M 系
列型號奠下基石。

私人歷史建築文物保育
F11攝影博物館位於跑馬地毓秀街11號,建於1934年,於二次大戰前已落成,被古物諮詢委員
會評為第三級歷史建築,樓高三層,洋溢裝飾藝術 (Art Deco) 建築特色,反映30年代香港中產
階級的住宅模樣。
毓秀街11號的位置從前是黃泥涌村,直至1923年,一場水災差不多摧毀了整條村落。水災後,
政府收回這一帶土地重新規劃。規劃後,該區發展成為一個中產住宅區,建成了新的街道,其
中一條便是F11攝影博物館所在的毓秀街,現時可籍此一瞥當年規劃後以洋樓為主的洋樓住宅
區。
在建築設計上,這幢洋樓採用了1930年代歐洲盛行的裝飾藝術建築風格,其特徵利用了大量
幾何形狀呈現出色彩豐富、裝飾奢華的效果。樓梯位置採用了許多以垂直線條組成的鮮明圖案,當中以放射式陽光線條、箭嘴圖案及梯級形的裝飾線條最為常見。
建築在復修過程中盡量保留了原來的建築特色,而一些已經被移除的元素,例如開往露台的門
扇,則根據現存的資料如舊照片,依照舊有的模樣重新造出來。在活化的過程中,由於有關資
料不多,故需以曾於該場地拍攝之電影作參考。
Elliott Erwitt 「Best in Show」攝影展及「Leica M3 - 60週年」相機展
展覽日期:9月18日至11月30日
*如欲參觀任何展覽,敬請預約
F11 攝影博物館
地址:跑馬地毓秀街11號
電話:6516 1122
電郵:booking@f11.com
網頁:www.f11.com

*F11 Photographic Museum_Ground Floor_22

*F11 Photographic Museum_Staircase_6

*F11 Photographic Museum_Staircase_5

*F11 Photographic Museum_First Floor_5

*F11 Photographic Museum_Ground Floor_4

*F11 Photographic Museum_Ground Floor_3

*F11 Photographic Museum_Second Floor_3

*F11 Photographic Museum_First Floor_3

*F11 Photographic Museum_First Floor_2

*F11 Photographic Museum_Second Floor_1

*F11 Photographic Museum_Staircase_1
*F11 Photographic Museum_Side Entrance

*F11 Photographic Museu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