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呢套片好好睇?
前面個十五分鐘,起初都疑惑,為何要如此拍?!
一般的故事吧,唔似GOLDEN SENCE的慣例。
自從曼德拉坐監之後,故事才真正入戲肉。
好好睇。
本來名人傳記都是難拍,但導演沒有將之神格化。
只要你細心一想,雖然他是為了黑人而努力。
但那是男人世界,如沒有他女人在背後做的事,好像一切都不成事,他太太的背叛源於丈夫的責任和忽視。
但導演的厲害是,一切都是當太太的責任。
不過,只要細心一想,因為當太太的貪心,忘記了他是何許人,根本人需要的是曼德拉而不是他太太時,就明白她忘了自己位置。
也提一眾的女生,如果你丈夫或男友是普通人,你想怎樣控制他也可。
但如他是曼德拉時,請忘記自己的存在。
因為他已忘記了自己,才可以為了他而坐監的同伴也可以不理。
只因他明白,要的是甚麼。
於是,他可以放棄戰友,可以不理世人想法,要的是黑人真正的褔樂。
不明?
只要回想他在監獄時,甘於卧薪嚐膽去爭取要長褲,到最後他爭取到看似只是一條褲。
當別人不明他不去為黑人爭取,反而住洋樓,別人眼中幸褔地過活,更與白人高官開會,一切都像是出賣同胞時,卻忘記了他是曼德拉。
如果他像一般人,那他一定不會成為曼德拉,因他願意放棄一切,將人生褔樂放下,做的只是為了黑人能得到真正的和平。
從來男人世界都只是要一個支持者,而不是要一個伙伴。
如你看得清這個關係,就明白為何兩人的愛情故事,沒法修成正果。
>>為何說是此片像黑獄斷腸歌?
不要緊,你看過就明。
但我想提,要成為真正的名人,要抵得坐監而仍知自己要甚麼時,你就明白。
做普通人,是何其幸褔。
榮獲金球獎最佳原創歌曲U2《Ordinary Love》
根據曼德拉自傳《漫漫自由路》改編
已故南非前總統曼德拉 傳奇一生 首度搬上大銀幕
《普羅米修斯》《雷神奇俠》系列 金球獎男星
艾德里斯艾巴Idris Elba 問鼎金像影帝之作
《新鐵金剛:智破天凶城》娜奧美夏莉絲Naomie Harris
《華麗孽緣》積斯甸查域Justin Chadwick 執導
《帝國驕雄》《孤星淚》金像提名編劇
威廉尼古遜William Nicholson
曼德拉-自由之路
Mandela: Long Walk to Freedom
2月6日 舉世動容
解放一個國家的,不是政治,而是愛。
It wasn’t politics that liberated a nation, it was love.
曼德拉 Nelson Mandela
18 Jul 1918 ~ 5 Dec 2013 (終年95歲)
曼德拉前妻雲妮(Winnie Mandela):
「我無法用語言來形容這部電影所傳遞的苦痛過去。我們應當記住我們來自何
方,也要記住自由來之不易,是用非常非常沉重的代價贏來的。」
曼德拉女兒辛琪(Zindzi Mandela):
「電影扣人心弦,令我不停落淚,因為情節十分真實,迫使我面對很多埋藏已久的情感。」
「曼德拉對我的影響是無法形容的深遠,他在全世界的政治領袖中佔一席位。」
美國總統奧巴馬(Barack Obama):
他是我們的精神典範!
南非司法部長傑夫拉德貝(Jeff Radebe):
「觀看電影時我幾次落淚,這是一部讓人動容的電影,
不但是曼德拉的奮鬥史,也是南非人民的掙扎史。」
BEYOND樂隊黃家駒獻給曼德拉的歌《光輝歲月》:
「鐘聲響起歸家的訊號 在他生命裡 彷彿帶點唏噓
黑色肌膚給他的意義 是一生奉獻 膚色鬥爭中
年月把擁有變做失去 疲倦的雙眼帶著期望
今天只有殘留的軀殼 迎接光輝歲月 風雨中抱緊自由
一生經過徬徨的掙扎 自信可改變未來 問誰又能做到
可否不分膚色的界限 願這土地裡 不分你我高低
繽紛色彩閃出的美麗 是因它沒有 分開每種色彩」
電影簡介
《曼德拉 - 自由之路》是首部把南非已故前總統曼德拉(Nelson Rolihlahla Mandela)由孩提時代到成為南非史上第一位黑人總統坎坷但傳奇的一生搬上大銀幕的電影。本片由《華麗孽緣》(The Other Boleyn Girl)導演積斯甸查域(Justin Chadwick)執導,《帝國驕雄》及《孤星淚》金像編劇威廉尼古遜(William Nicholson)根據曼德拉的自傳《漫漫自由路》改編。《普羅米修斯》《雷神奇俠》系列金球獎男星艾德里斯艾巴(Idris Elba)飾演曼德拉,絲絲入扣的演繹令他成為角逐奧斯卡影帝的熱門人選;而被譽為「黑人母親」的曼德拉妻子雲妮(Winnie Madikizela Mandela),則由《新鐵金剛:智破天凶城》娜奧美夏莉絲(Naomie Harris)飾演。而由U2主唱的主題曲《Ordinary Love》更榮獲金球獎最佳原創歌曲。
故事大綱
他是個赤腳通山走的鄉村男孩;他是個高呼自由萬歲的熱血青年律師;他是反政府的武裝革命領袖;他是個被監禁、放逐及勞役27年的政治犯;他是南非史上首個民主選舉中當選的第一位黑人總統,他的名字叫曼德拉。
曼德拉(艾德里斯艾巴 飾)奉獻一生反抗種族隔離政策,他由革命戰士變成和平鬥士,把一個嚴重種族分裂的國家變成平等和諧國度,為全世界樹立榜樣,但卻付出了沉重代價。曼德拉43歲時被控以企圖推翻政府等罪名判處無期徒刑,與妻子雲妮(娜奧美夏莉絲 飾)天各一方,亦從沒有機會陪伴自己的子孫成長。即使在監禁27年後他終於重獲自由,更成為萬民敬仰的總統及英雄人物,但卻失去了一生中最愛的女人——長年的分離與政治迫害,把兩夫妻的距離越拉越遠,當曼德拉宣揚和平寬容的理念,雲妮卻背負著仇恨宣戰。在人民的自由和所愛的女人之間,曼德拉作出了沉痛的抉擇。
《華麗孽緣》導演親身接觸曼德拉親友 獨特角度說偉人故事
導演積斯甸查域(Justin Chadwick)知道,今次執導《曼德拉 - 自由之路》是前所未有的挑戰,因為故事主人翁不但是20世紀最受人敬佩的政治領袖,更是國際性的風雲人物及極受世人愛戴的偉人。「我的直覺告訴我,電影會以曼德拉作為一個普通人的角度去拍他的故事,我跟他的女兒及朋友見過面討論過我的拍攝角度,他們都不約而同地同意從這角度入手。」
在整個製作過程中,積斯甸非常感激得到南非籍監製安勒星(Anant Singh)的協助,他說:「安勒給予很多詳盡的資料,他經歷過南非種族隔離的時代,與其他反非種族隔離政策的人有很深厚的關係,他提供了很多關於那段歷史的書籍和資料,令本片可以逐漸成形。同時,曼德拉基金會(Nelson Mandela Foundation)亦為本片進行了一項艱難任務,就是把關於曼德拉的所有歷史事件輯錄妥當,讓我自由翻查,我看了一些曾被廣播的震撼片段,亦有一些從未面世的絕密資料,例如馬迪巴(Madiba,曼德拉的部落族名)與妻子雲妮的未經刪剪訪問片段。」
積斯甸表示,他在曼徹斯特土生土長,對於南非及一切有關歷史,他絕對是個局外人,「我有幸可以親身接觸馬迪巴的朋友和革命夥伴,聽他們說他的故事,讓我可以找到拍攝本片的方向。因為他的自傳是一本非常厚和詳盡的書,你可以拍到24輯電視連續短片但仍然感到不足夠,而我是想用一部電影去說他一生的故事,所以我得找到一個視點去拍攝,而不是由他年少拍到年老,這樣會太多太長。全靠我跟認識他的人的對話,讓我知道我拍的故事的精髓所在。
100%真實呈現曼德拉為自由抗爭的一生
「當監製安勒首次跟我談這電影時,他強調故事的重心是充滿人性的敍述:這個人付出的代價、他的家庭所承受的代價、以及他與雲妮的關係。這讓我知道我應把鏡頭聚焦在哪些地方,當然我們都記得電視播放過曼德拉被釋放的那個難忘時刻以及其他深刻的影像,但我想把鏡頭移向這些畫面以外的時刻,在門後我們看不到的曼德拉,以及他與女兒們的感情等,這一切都在編劇威廉尼古遜筆下活現出來。」
積斯甸又指,他拍攝時都本著100%真實感的態度:「曼德拉的一生就像過山車一樣,由他在入獄之前、到入獄廿多年承受被迫與家人分離的心痛、到他變成一個老人才被釋放並面對動盪的南非,這一切一切都會真實呈現在電影中。我們的拍攝手法會令這電影充滿娛樂性,同時亦會震撼人心,因為曼德拉的人生背景是動盪不穩的南非,他年輕時如何與同伴一起為自由而抗爭是令人難以置信的,本片有很多動作場面,也有劇力十足的戲劇故事,而最核心的,是一個獨一無二的愛情故事。」
「我們把曼德拉為自由而抗爭的經過繪形繪聲地拍出來,希望觀眾能夠感受到他與同伴投身抗爭的所見所感。有很多紀錄片都是以旁觀的角度去講述曼德拉的一生經歷,但本片則是從曼德拉的內心出發,讓觀眾感受到他的感覺,包括他的失去與犧牲、掙扎與危機。我和我的團隊都是100%投入於這次製作,因為這是受曼德拉認可的電影,而這不止是曼德拉及他家庭的故事,更是關於整個自由抗爭,這場到今時今日仍進行的抗爭,你從你身邊的人身上可感受到、從我的團隊中也感受到,這場抗爭繼續延續下去,而本片是要對得起所有仍在抗爭的人。」
16年苦心籌備 印度裔南非監製獲曼德拉欽點製作傳記式電影
把歷史上其中一位最偉大的人道主義偉人的一生拍成電影,對於監製安勒星(Anant Singh)來說是16年的艱鉅長征,安勒的祖父是第一批在南非出世的印度人,他們一家亦被當時施行種族隔離政策的政府列為「非白種」公民,安勒一出身就處身於自由抗爭當中,他說:「馬迪巴是抗爭中的領袖人物,當我開始製作電影時,就相信由他帶領的這場抗爭是個非常強大深刻的故事,必須公諸於世。」安勒在南非的種族隔離最沸騰的時期開始他的電影製作事業,並製作了南非首批反種族隔離電影,於世界各地上映,但諷刺的是,他被禁止在南非實行種族隔離政策的戲院與白人導演一起看自己製作的作品。
安勒與著名的反種族隔離主義者法緹瑪米雅(Fatima Meer,曼德拉傳記《Higher than Hope》的作者,這傳記獲當時仍在獄中的曼德拉認可)是好友,他是因此而被介紹認識曼德拉。在曼德拉獲釋後六星期,安勒有幸與曼德拉見面了一小時,他說:「法緹瑪邀請我去她的家,而馬迪巴就在那兒!我完全不知道他會在場。他的謙遜、對所有事情的知識、以及他對於了解我的看法的渴望,令我非常震撼,而他卻是那麼的隨和,感覺就是你與一個你一直敬畏的人一起,但你卻好像與朋友聊天一樣,那天是我跟他的關係開始的一天。」
在曼德拉的自傳《漫漫自由路》(Long Walk to Freedom)在1995年出版之前,曼德拉邀請安勒看他的手稿,安勒說:「我花了整個週末去看,然後立即跟他說:『這會是部重要的電影,我一定要把它拍出來!』兩個月後他的書出版了,荷李活開始競投電影版權,但馬迪巴對我說:『這是關於南非的故事,我想由你來說這故事。』」
曼德拉親自把這個眾人夢寐以求的電影版本交到安勒手上,把他的自傳改編成電影,安勒說:「我承諾馬迪巴我會全程投入,竭盡所能去製作一部他會感到自豪的電影。」當他得到無上的光榮去製作這電影後,他便開始面對前所未有的挑戰,集合最可靠的團隊去完成這電影!這個團隊可說是安勒黃金組合的重聚,包括編劇威廉尼古遜(William Nicholson)、導演積斯甸查域(Justin Chadwick)和監製大衛湯臣(David Thompson),他們都是與安勒合作過
《Sarafina!》、《Red Dust》和《Bravo Two Zero》。威廉是《Sarafina!》的編劇,而大衛和安勒曾監製積斯甸在肯雅拍攝的《我的八十後同學》(The First Grader)。
現任英國Pathé電影公司的總裁金馬倫麥格根(Cameron McCracken)在本片的籌備工作剛開始時認識了安勒,當時金馬倫仍在British Screen(British Film Institute的前身)工作。16年後,Pathé是首個對本片伸手的發行商,採購了英國和法國的發行權,以及全球銷售權,金馬倫說:「安勒用了16年時間製作這電影,他的熱誠是永遠不會減弱的,因為他生於那段歷史。我相信安勒拍的電影有別於以往所有關於曼德拉的電影,最大的分別之一必定是製作規模。當你要拍這位地球上其中一位最典範的偉人的故事,這必定是非洲有史以來最龐大的製作。」
《帝國驕雄》《孤星淚》金像提名編劇 16年寫34稿力臻完美製作團隊所面對的巨大挑戰必然就是要把曼德拉近80年的抗爭歷程濃縮成少於3小時的電影,監製安勒於23年前曾與編劇威廉尼古遜合作《Sarafina!》,今次他亦率先找這位曾獲憑《帝國驕雄》(Gladiator)及《曾經深愛過》(Shadowlands)兩次金像提名的編劇為本片改編,威廉說:「我問安勒:『我是英國人,為何你不找個南非編劇?南非有很多出色的編劇,有些甚至親身經歷過那段艱苦歲月。』但他說:『這是部國際性的電影,我們是拍給全世界人看,不只是南非。』」
安勒小心衡量過一位編劇(無論是白人還是黑人)在面對如此龐大複雜的抗爭故事,有可能會迷失的風險:「我需要一個可以退一步以最宏觀角度去看這巨大故事的人,但我當時不知道會花了威廉16年時間寫了34稿!」威廉則指:「這電影不止是一本書,她是一個書櫃,載滿了曼德拉、雲妮、及其他參與這些抗爭的人的親身經歷,通常電影劇本是約120頁長,這根本沒可能包含所有東西,這電影不是濃縮一本書的內容這麼簡單。」
威廉又說,編寫這劇本帶給他很大壓力,因為這是個很大的責任,他會擔心自己寫得是否準確、有否歪曲了任何一個曾參與甚至獻身於革命的相關人士,但如果他過份憂慮,則無法寫出有戲味的劇本,令電影變成如紀錄片般,他說:「所以我的工作是要忘記那種歷史責任,把所有資料融入一個有力量的戲劇。」
故事中,並捕捉曼德拉的精神。我從一開始已經知道我應該從曼德拉與雲妮的關係入手,他也是個普通人,最初也不打算自己的一生會被捲入政治鬥爭中,他越踏得深,就越發覺自己將會失去更多。」
安勒說:「我想每個人都覺得自己了解馬迪巴的故事,但他們所知的其實只是表面,他在部落中出生成長,之後成為部族領袖,這是他之後成為南非領袖的基礎。沒有人知道他與首任妻子伊芙蓮的關係,只有他與雲妮的故事才為人熟知。我們想給觀眾看到一個馬迪巴全面性的故事,對很多人說他是一個傳奇,而我是想把這個傳奇轉化為實在的現實展示給觀眾。」
曼德拉曾經這樣描寫自己,指他不想別人當他是聖人,他只是個普通人,有心跳、有血、有肉,也有所有人都會有的各種缺點和弱點。其實曼德拉的愛情故事也是他人生中動人的一部分,而他也再三提醒安勒不要忘記他只是個普通人,而不是大家視他為超然的聖人那樣。這是一部充滿活力和喜悅的電影,而不是沉悶的政治。
親身接觸曼德拉26年獄友 由鐵窗背後走向總統之路
阿默卡凡達(Ahmed Kathrada)是與曼德拉一起接受利沃尼亞審判(Rivonia Trial)的七名政治犯之一,他回想曼德拉的自傳是如何誕生:「馬迪巴在羅賓島(Robben Island)撰寫的手稿,沒有《漫漫自由路》那麼艱深和詳盡,這手稿是這本自傳的基礎。當他60歲那年,我們已坐了10年監,我們覺得是時候要作出一種政治聲明,方法就是由他去寫自傳。這事連非洲國民大會的人也不知情,那時馬迪巴會寫好初稿給我看,我把意見寫在手稿上再交給沃爾特西蘇魯(Walter Sisulu)給予意見,之後馬迪巴會編寫出最後版本,再交給馬克馬哈拉(Mac Maharaj)用小寫字體把600頁的手稿抄寫成50頁雙面手稿。」
整個過程都在高度機密下進行,當馬哈拉坐滿12年刑期後釋放時,就把手稿偷運離開羅賓島並帶往倫敦,當他完成任務後,就要寄一張明信片給卡凡達,讓獄中的他們知道手稿已到達安全地方,可以把原稿銷毀。他們把原稿收藏於細小塑膠器皿內再埋藏在花園裏。卡凡達說:「我們以為這樣已夠安全,不用完全銷毀它,但當監獄當局要在花園建築一道牆時,我們便匆忙地掘它出來,銷毀了一部分,其餘的被發現及充公了,我們被剝奪4年讀書研習的權利作為懲卡凡達這樣談論這部電影:「我們不想羅賓島成為一個關於我們受苦的博物館,這是一個象徵我們勝利的監獄,因為曼德拉踏出這監獄步向國會,在很短時間內由囚犯變成總統,這是史無前例的。我希望這電影除了講述馬迪巴的生平,刻畫出他遺留下來的精神,他捍衛甚麼、重視甚麼。他一直都很擔心人們把他當成聖人,他一直都強調他是集體中的一部分,他做的每個決定都不是為自己而做的。」
監製安勒很榮幸可以講出馬迪巴和他身邊的人的故事,甚至可以親身接觸到好像卡凡達這些跟馬迪巴在鐵窗後度過26個寒暑的人。
艾德里斯艾巴化身曼德拉 由23歲演到76歲
製作團隊所面對的挑戰是一個接一個,完成漫長的籌備及改編劇本工作後,最大的難題就是由誰去扮演曼德拉?導演積斯甸表示:「我想要一個可以抓住故事內在層面的人去演曼德拉,這不是一部純粹歌頌曼德拉的電影,這位演員要演繹一個有如普通人一樣有缺點、有壓力和困惑的人,但同時可展現出曼德拉的智慧和魅力磁場。我不是要一個純粹模仿曼德拉的演員,因為從曼德拉的夥伴口中得知,他是充滿強烈情感的人,機敏十足,而且總能帶動和燃起周遭的氣氛,有他在的地方都會充滿熱情和活力。」
積斯甸覺得艾德里斯艾巴(Idris Elba)是合適的人選:「我很欣賞艾德里斯,我很喜歡他有份演的電視劇《監聽風雲》(The Wire),他是個很真誠和勇敢的演員,我去多倫多跟他會面,當我一開始跟他交談時就覺得他是我想要的人選,他了解我為何想拍這電影,他很尊敬曼德拉,但對於飾演這位偉人也不畏難。」監製安勒也很認同導演的看法:「艾德里斯在關於盧旺達種族大屠殺電影《Sometimes in April》中有很出色的表現,這是我覺得他可以擔演本片的其中一個原因,他的身材和風度亦很像馬迪巴,他完全可以演繹出馬迪巴的風采和魅力,絕對是不二之選。」
艾德里斯的父母分別是迦納人(Ghana)及塞拉利昂人(Sierra Leone),雖然積斯甸本身想找一位南非演員來演,但他覺得只要艾德里斯從文化層面上對角色有深入了解,花時間做資料搜集,都一樣可以勝任。而專業的艾德里斯在開拍前已完全了解及浸淫在角色及所有相關歷史之中。
本片故事橫跨了70年,由曼德拉童年時在村落中成長,到年少時成為律師,再到中年時入獄及後成為總統,都包含在電影內。片中有兩位年輕演員飾演童年及少年曼德拉,而40歲的艾德里斯亦飾演23歲至76歲的曼德拉。積斯甸指,由於沒有太多曼德拉年青時的資料或相片,因此有一位可以靈活且真誠地捕捉到曼德拉的靈魂,從而揣摩出不同年齡和階段時的飾演方法的演員是十分重要,艾德里斯則完全地超額完成,因為他真的做足功課,非常認真地對待這次演監製大衛湯臣說:「例如有一幕艾德里斯要扮演年老的曼德拉,上電視向國民發言演說,他一埋位就仿如真正的曼德拉在我們眼前一樣,完全捕捉了曼德拉的神髓、語調、動態,我真的不知道他是如何做到的,其實他打從第一天已經找到他的方法去演曼德拉,這是異常困難的事。」監製安勒續說:「當艾德里斯做完那幕後,你仿佛可以聽到一根針的擲地之聲,所有人都屏往了呼吸,然後全場不約而同地熱烈鼓掌,因為他的演出實在太神奇了。除了曼德拉的獨特口音,他亦同時擁有了他的風采、魅力和尊嚴,他完全拿捏了!」
Fiona Ramsey是艾德里斯的對白教練(Dialogue coach),她指南非的11種官方語言中各有不同口音,而她的首要工作就是幫助艾德里斯擺脫他的倫敦東區土話口音,並掌握曼德拉那種清晰的發音。由於紀錄年少曼德拉的影片不是很多,Ramsey與另一位科薩語(isiXhosa,南非其中一種官方語言,亦是曼德拉出生部族所用的語言)教練Nomboniso Paile一起想像年少曼德拉是如何說話。Ramsey說:「為艾德里斯設計他的角色不同階段時說話的口音是相當有趣,我們考慮到的是曼德拉作為公眾人物及在私底下的說話方式會有不同,我們為他設計了一種與家人談話時的語調,甚至他與一位友好的獄吏說話時也有一種不同的親切語調,這些都是跟他在公眾面對演說的說話方式很不同,艾德里斯單在聲音演繹上已經可作很多方面的嘗試。」
特技化妝鬼斧神工 塑造角色50多年之面貌變化
除了靠艾德里斯的演技外,化妝及特技化妝亦是很重要的一環。化妝設計師Meg Tanner與她的團隊要為12,000多名臨時演員、105位演員、及7位主要演員設計橫跨50多年的不同化妝造型。Meg Tanner為艾德里斯設計了7個不同的化妝造型,年少時的曼德拉有一個明顯的旁邊分界髮型,他雄糾糾的外型、自信及帶點調皮的魅力,令他很受女性歡迎,而Meg Tanner亦特別為艾德里斯造了個用真髮織成的假髮。
而要為演員塑造不斷年老的外形,特技化妝是必須的,但導演一直都強調不需要刻意的形似,而是要神似,所以團隊都盡量避免把艾德里斯「複製」成曼德拉,亦不想用太多塑膠的特技化妝物料加在他面上,令他的面容變得生硬。Meg Tanner與曾參與過《鐵娘子-戴卓爾夫人傳》(The Iron Lady)及《地球末日戰》(World War Z)的金像級英國特技化妝師Mark Coulier合作,務求令演員們的老化化妝造型來得自然。
片中主要演員要花4小時進行特技化妝,而在這些日子,他們需要凌晨3時半就開始化妝。Mark Coulier指,準備各種特技化妝的組件,如倒模及各種微小如眉毛的繪畫細節,都是十分具挑戰性:「每個演員每天都有不同的化妝組合,如果那日要拍6位演員,我們便要準備36個組件!」特技化妝之複雜,有時更需要12個化妝師去處理一位演員的化妝造型!
尋找曼德拉一生最愛-雲妮
曼德拉窮一生為解除種族隔離,把他推向南非政治舞台的最前方,他的私人生活可說是個更悲壯的故事。他被囚於羅賓島,被迫與妻子雲妮與兩個女兒分離,當時雲妮只是23歲,他們結婚亦只有4年。曼德拉的長期抗爭,最終贏得了全國人民的自由,但在他個人而言卻付出非常沉重的代價。
編劇威廉說:「雲妮的故事跟曼德拉的一樣充滿傳奇色彩和引人入勝,他們曾經非常親密,但到最後他必須在公眾面前宣告要與雲妮分開,他們的故事是相當有震撼力。」很多人都覺得,當曼德拉被囚禁時,雲妮才是最受盡折磨的人,她所承受的痛苦與暴力,令她由一個慈愛的妻子變成一個充滿憤恨的人,甚至趨向以暴力戰爭解決問題。同時,曼德拉在獄中卻有另一番的覺悟,在苦難下他更傾向內心的平和及以非暴力與溝通方法解決問題。他倆各自所經歷的事情使他們向著不能修補的反方向走,威廉指這是一個無可比擬的戲劇衝突。導演積斯甸表示,透過認識曼德拉與雲妮的人憶述,他倆都是熱情熱血的人,他們之間必定有一種真誠熾熱的愛:「我想當曼德拉出獄後發現雲妮已不是從前他深愛著的女人,必定是一件很悲慟的事。」
要尋找一位演員擔演雲妮這樣愛恨交纏亦令人敬畏的女人,監製安勒屬意曾在《我的八十後同學》中有出色表現的娜奧美夏莉絲(Naomie Harris),娜奧美當初得知她被選中飾演雲妮時真的驚喜若狂,她知道這是難能可貴的機會:「雲妮在非常年輕且才結婚不久時,就被迫接受殘酷的現實,她的丈夫是政治犯,而她更要獨力撫養兩個女兒。即使坐監的不是她,但她卻受盡警察的迫害與騷擾,要生存下去她必須變得強悍,所以她由不涉足政治,到曼德拉出獄時她卻成為了一個暴力激進、好戰及充滿憤恨的人。」
娜奧美除了看了很多關於雲妮的書籍和紀錄片外,也親身接觸一些認識雲妮的人:「人們對她的評價很兩極,所以我要建立自己的見解,去理解她的人生是怎樣。」之後,娜奧美更有機會與真正的雲妮見面:「她非常友善,我問她:『你想人們看完這電影後有何得著?你想他們怎樣理解你?』她說:『對我來說最重要是人們得著真相,我相信你做了資料搜集,你會對我的人生有忠誠的理解。』她這樣真的是非常大方,對作為演員的我來說亦是一種釋放。」娜奧美指在演繹的過程中她經歷了很大的情緒起伏,有很多幕都使她感到非常痛苦:「片中當我被強行拉出屋外,被迫與女兒分開,被鞭打被質問迫供,再被獨自關押,都是很可怕的經歷,我不能想像雲妮當時的感受,她孤獨無援,完全沒有任何法規可能幫到她。」監製大衛湯臣指:「某程度上雲妮的角色比曼德拉更複雜難演,因為她同時是慈愛、善良、冷酷、強悍,她充滿怨恨但同時亦充滿溫柔。娜奧美要演繹出角色廣闊多變的情緒,而她亦很鮮明赤裸地演繹出來,這是個很大的挑戰,因為雲妮是個高深難測的人。」
南非取景 建構曼德拉的世界
美術指導尊尼比特(Johnny Breedt)其實在15年前被監製安勒招聘為特技器械協調員(action vehicle coordinator),但在長年的籌備和製作中,尊尼的參與度越來越大,包括搵場景和資料搜集,而他從書本、電影、紀錄片及博物館中所搜集得來的資料,全都存放在美術部,共有超過300本書及5000張相,為演員、導演、服裝設計部及資料搜集員提供了全面的參考素材。
導演積斯甸強調這是套「現代」電影,並要求100%真實感,即使這是曼德拉的傳記電影,但如果他的故事中有動作或汽車追逐場面,他們就要拍得緊張刺激和有現代感,而不是找一些老爺車來慢駛。尊尼說:「導演給我們的參考電影竟然包括了《無主之城》(City of God)和《精銳暴隊》(Elite Squad),是我們意想不到的。」
雖然積斯甸拍過好些傳記式電影,如BBC的《狄更斯》(Dickens)及《華麗孽緣》(The Other Boleyn Girl),他卻強調自己不是太喜歡拍古裝片:「誰想看歷史古裝片?我想我的團隊感受到南非電影的活力和刺激。」他又補充說他參考了《教父》(The Godfather)及大衛連(David Lean)的作品:「我們用35mm菲林拍攝, 但我不想用傳統的全鏡、中鏡、近鏡等技巧,我想鏡頭融入演員當中,捕捉每個畫面的情感,就像很多當代電影一樣。」
由於電影內容橫跨了數十年,尊尼塑造各個年代不同的氛圍,由曼德拉出生的鄉村到1940年代的約翰內斯堡城市。尊尼尋找了近400個拍攝場景,當中取用了200個,由於籌備時間之長,有很多在劇本原稿有寫的建築物,到真正開拍時已經拆毀了。
- 曼德拉出生地川斯凱
曼德拉出生的村落川斯凱(Transkei)自1920年起已經經歷很多變化,現在更已發展成博物館和酒店,因此團隊要找另一個地方來拍攝,南非夸祖魯納塔爾省 (KwaZulu-Natal)中的龍山山脈(Drakensberg)就是合適的地方。但在南非,很多鄉郊地方都是由部族擁有,因此要在內拍攝必須要得到部族領袖的批准,尊尼解釋:「我們在他們的地方工作前,要先供奉,傳統上他們會屠宰一隻山羊,之後我們會為他們一起燒烤,並要聘請他們的人作為對社區的貢獻。」
- 羅賓島監獄
大部分在開普敦發生的故事都是在當地實景拍攝,但羅賓島現在已成為旅遊勝地,而且前往該島的交通困難,所以團隊只能拍攝該島的外圍面貌,而監獄等場景則是在世界級的開普敦片場中搭景拍攝。團隊在片場中騰出15,000平方米的空地在搭建監獄及羅賓島周遭環境。
- 普利托里亞司法院
南非行政首都普利托里亞司法院(Palace of Justice in Pretoria),是南非史上多宗重要審判進行的地方,包括曼德拉發表他的著名演說的利沃尼亞審判(Rivonia Trial),今天司法院已經成為豪登省(Gauteng)最高法院的總部,不再開放給公眾,所以劇組要在開普敦片場中搭建這座充滿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建築風格的司法院內的法庭場景。
- 索韋托街頭抗爭之地
拍攝街頭抗爭,甚至出現坦克車與汽油彈的暴動的場面,在片中重要的環節之一,但當年蘊釀及見證著無數街頭抗爭的索韋托(Soweto)街道,已經佈滿了現代房屋和衞星碟,而曼德拉與雲妮居住的維拉卡斯街(Vilakazi Street)也不恢舊貌,但劇組找到了索韋托一個較古老的地區Kliptown進行拍攝,在那裡他們還可以搭建30多個場景。
- 被摧毀的黑人之鎮Sophiatown
位於約翰內斯堡市郊的Sophiatown是南非最著名的作家、詩人、音樂家及藝術家的孕育地,爵士樂傳奇Miriam Makeba更把這個黑人之鎮發揚光大。1950年代,南非白人遷進Sophiatown,過著隱居但享有特權的生活,使Sophiatown成為了小蘇豪,是個融合了不同膚色種族的娛樂、文化集中地。但由於Sophiatown非常鄰近約翰內斯堡,當時的政府把這個城鎮夷為平地,摧毀了這個獨特的社區。這段歷史成為了電影中的重要元素,導演要把這個畫面拍出來,尊尼於是在一個舊礦區中找到一個廢墟,並改建成被毀滅的Sophiatown。
關於台前幕後
導演 - 積斯甸查域 Justin Chadwick
英國導演及演員,11歲開始演戲,1991年首次參演電影《London Kills Me》,之後演出過一些電影和電視劇。1993年首執導筒,執導由伊雲麥葵格(Ewan McGregor)主演的電視電影《Family Style》,之後執導了不少電視連續劇,到2005年執演電視連續劇《Bleak House》,令他獲得艾美獎(Primetime Emmy Awards)及英國影藝學院電影獎(BAFTA)的導演狀獎提名。2008年他執導《華麗孽緣》(The Other Boleyn Girl)、2010年執導《我的八十後同學》(The First Grader),《曼德拉 - 自由之路》(Mandela: Long Walk to Freedom)是他第三部長片作品。
編劇 - 威廉尼古遜 William Nicholson
英國籍金像提名電影編劇、舞台劇編劇及小說作家,他曾憑他編寫的舞台劇劇本《曾經深愛過》(Shadowlands)及《The Retreat from Moscow》兩度獲得東尼獎(Tony Adwards)提名,之後他把《曾經深愛過》改編成電影,由安東尼鶴健士(Anthony Hopkins)主演,並獲得金像獎最佳改編劇本提名。之後的作品有1995年的《劍俠風流》(First Knight)、1997年自編自導《心火》(Firelight)、1999年的《Grey Owl》,而2000年的《帝國驕雄》(The Gladiator)更為他帶來第二個金像獎提名,之後還有2007年的《傳奇女王伊利沙伯:黃金盛世》(Elizabeth: The Golden Age)和2012年《孤星淚》(Les Misérables)。
艾德里斯艾巴 Idris Elba - 飾演 曼德拉 Nelson Mandela
英國籍演員、歌手,在HBO電視劇《監聽風雲》(The Wire)及BBC電視劇《Luther》中扮演神探有出色的表現,便憑後者獲得金球獎。艾德里斯亦拍過不少電影大片,如《犯罪帝國》(American Gangster)、《雷神奇俠》(Thor)、《幽靈車神:死神復仇》(Ghost Rider: Spirit of Vengeance)、《普羅米修斯》(Prometheus)、《悍戰太平洋》(Pacific Rim)、《雷神奇俠2:黑暗世界》(Thor: The Dark World)等。
娜奧美夏莉絲 Naomie Harris - 飾演 雲妮 Winnie Mandela
英國籍演員,2002年在《28日後》(28 Days Later)中飾演Selena令人印象深刻,之後在《加勒比海盜:決戰魔盜王》(Pirates of the Caribbean: Dead Man’s Chest)及《加勒比海盜:魔盜王終極之戰》(Pirates of the Caribbean: At World’s End)中飾演Tia Dalma,其他電影演出有《邁阿密風暴》(Miami Vice)、《我的八十後同學》(The First Grader)、及在《新鐵金剛:智破天凶城》(Skyfall)中飾演「邦女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