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文章

2015年5月18日 星期一

好戲連場~《伊朗的士笑看人生》(Taxi) 5月28日 上映伊朗禁片 香港「反河蟹」上映 如果拍香港版可以搵志偉一定大收!

 
>>沒有任何資料而入場,沒有負擔地看完此片。
一面看一面很多疑惑,到看完之後再看回資料才知咁猛料。
故,現在改名是十分合此片。
但我更想說,此片不是說離香港好遠的事,根本就係我地可以接觸的事。
再想,如果拍香港版,大可以由曾志偉演,一定大收。
>>為何好睇?!
那就是真正的人生。
真亦假時假亦真。
大家一開始已估到呢個司機絕對唔少事,本來我都奇怪點解佢要放個cam在司機旁,但而家架架車都有,又唔出奇。
點解好似好多人認得佢,但對佢架車又唔奇怪。
一切是理所當然又非常不合理。
看似不合又合理,不正是現在的香港嗎?
於是,你跟住主角一直看伊朗,其實是看世界。
香港真係唔需要再拍甚麼偷食故事,反正現代人知得多過大家。
不如這種故事,更拍出大時代的故事。
所以主角就算得獎都唔可以去領獎。
不重要,反正他拍出大時代的小故事。
希望大家唔會一面睇一面哭,特別有層幾百萬樓的你。


第65屆柏林影展 金熊獎 得主
伊朗話題導演  康城、威尼斯、柏林影展大獎得主
約化巴納希 Jafar Panahi 自編自導自演
伊朗禁片  香港「反河蟹」上映
搭的士笑看人生  以幽默反擊霸權
《伊朗的士笑看人生》(Taxi)
5月28日 上映

電影簡介
《伊朗的士笑看人生》(Taxi)由伊朗導演約化巴納希(Jafar Panahi)自編自導自演
。他的作品多以描寫伊朗社會問題、諷刺政府及針砭時弊為主題,因此在他執
導的八部電影中,有七部都是伊朗禁片,在2010年更被政府以「危害國家安全
」、「進行反政府宣傳」罪名被判刑六年,及20年內禁止進行任何電影相關創
作、接受傳媒訪問及出境,但這仍然不減他拍電影的熱情,過往作品屢獲康城
、威尼斯、柏林等國際影展的大獎。本片貫徹其風格,以「偽紀錄片」形式繼
續揭示社會弊端,勇奪第65屆柏林影展金熊獎,但約化被禁出國無法親自出席
,由有份演出的姪女上台代為領獎。

故事大綱
伊朗「被河蟹、被滅聲」導演約化巴納希(Jafar Panahi)面對政府壓迫仍不損創
作熱誠與敢言風骨,多部作品被列伊朗禁片但屢獲國際影展大獎一切不言而喻
。今次自編自導自演,扮演的士司機,駕著黃色的士穿梭伊朗首都德黑蘭的街
道,各種各樣的乘客,有男有女、有老有嫩、有富有貧、有保守派有現代派、
有老翻賣家也有人權主義者,一一向他說出他/她們的大小故事和問題,設於車
頭的攝影機拍下他們搞笑又充滿戲劇性的真情對話與社會面貌......搭的士笑看人
生,以幽默反擊霸權。

導演的話
我是個電影導演,除了拍電影外,我不會做別的事。電影是我的表達方式,也
是我生命的意義。沒有東西可以阻止我拍電影,當被壓迫到絕處時,我與自己
的內心更加接近;在限制之下,更加促使我要繼續創作。以拍電影作為一種藝
術創作成為我最主要的使命,也因如此,無論在任何情況下,我都會繼續全神
貫注地拍電影,這讓我感到活著。

不畏強權繼續發聲
約化巴納希的作品以描繪伊朗的真實社會面貌,反映時弊見稱,亦因此被伊朗
列為禁片,在他八部作品當中,只有首部《The White Balloon》曾在伊朗公開上
映。他被政府拘捕過兩次,2010年第二次被拘捕後被拘留了86天,最後因伊朗
著名導演阿巴斯基亞羅斯塔米(Abbas Kiarostami)撰寫了一封公開請願信(史提芬
史匹堡Steven Spielberg、法蘭斯哥普拉Francis Ford Coppola、馬田史高西斯
Martin Scorsese等大導演均有聯署),以及各個國際影展、演員和知名電影人向
伊朗政府施壓,加上他本人絕食抗議,才得以保釋。他被政府判處20年內禁止
進行任何電影相關創作、接受傳媒訪問及出境,如果他違反任何一項禁令,便
要入獄六年。

因此,他最近三部電影,包括2011年《This is Not a Film》、2013年《Closed
Curtain》和2015年《伊朗的士笑看人生》(Taxi),都是「非法」拍攝。2011年當
他仍在等候上訴結果期間,不理禁令以日記形式拍攝了一部記錄自己逮捕受審
過程的紀錄片《This is Not a Film》,影片儲存於USB並藏於一個蛋糕內偷運出境
,並在康城影展上放映。《Closed Curtain》和《伊朗的士笑看人生》均於柏林
影展上首映,並分別獲得最佳編劇銀熊獎和最佳電影金熊獎。

在本片《伊朗的士笑看人生》劇終時,除了導演本人外,所有參與演出和製作
的人的名字,都沒有出現在演職員表名單中,以此保護其他電影工作者。
約化巴納希曾獲得多個人權獎,包括薩哈羅夫獎(Sakharov Prize for Freedom of
Thought)和藝術自由自由獎章(The Medal of Art for Freedom)等。
約化巴納希對於政府的不公平判決和壓迫,曾發出了一段聲明,以下為節錄部
分:

「雖然面對不公義,我,約化巴納希,再次嚴正聲明,我是個伊朗人,我將繼
續生活在伊朗,我喜歡在自己的國家工作。我愛這個國家,也已經為了這份愛
付出了代價,但如果必要的話,我願意再次付出代價。此外,我還要嚴正聲明
,正如我電影中所呈現的,我信奉的是『他人』擁有不同觀點的權利,我信奉
的是人與人的互相理解和尊重,乃至互相寬容。出於寬容,我不會妄作批判,
妄生仇恨。我不恨任何人,即使是審訊我的人,我也不恨。」

(All said, despite all the injustice done to me, I, Jafar Panahi, declare once again
that I am an Iranian, I am staying in my country and I like to work in my own
country. I love my country, I have paid a price for this love too, and I am willing
to pay again if necessary. I have yet another declaration to add to the first one. As
shown in my films, I declare that I believe in the right of “the other” to be
different, I believe in mutual understanding and respect, as well as in tolerance;
the tolerance that forbid me from judgment and hatred. I don’t hate anybody, not
even my interrogators.)

關於導演
約化巴納希 Jafar Panahi

1960年生於伊朗,是位屢獲獎項的導演、編劇及監製,是伊朗電影新浪潮運動
的代表人物。他一開始拍攝了不少短片和紀錄片,1995年執導首部長片《The
White Balloon》,並在康城影展的「導演雙週」單元首映,更贏得了金攝影機獎
(Camera d’Or)。1997年《The Mirror》在盧卡諾影展(Locarno Film Festival)首映
,奪得金豹獎(Golden Leopard)。2000年《The Circle》於威尼斯影展首映,勇奪
金獅獎(Golden Lion)。2003年《Crimson Gold》於康城影展「一種關注」單元首
映,並獲評審團大獎。2006年《Offside》於柏林影展首映,獲最佳導演銀熊獎
(Silver Bear for Best Director)。2011年《This is Not a Film》於康城影展首映,
獲Carrosse d’Or獎。2013年《Closed Curtain》於柏林影展首映,獲最佳編劇銀熊
獎(Silver Bear for Best Script)。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