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文章

2014年6月28日 星期六

《上帝之子》(SON OF GOD) 7月3日 神蹟傳奇

>>這是一套講耶穌電影。
男主角一定大受歡迎,他在訪問時說,他的眼神用了小朋友的,因為他相信聖經中已說過,基督最愛小朋友,他也認為用小朋友眼神最合基督。
有說是電視版續篇,我說在天主教一定很受歡近,陳日君等人一定很支持,特別是在連串事件後,大家更需要找尋未來方向。
開始時真的有流淚,是很感人的電影。
如果你沒有信仰,入場也不會悶像看說教。
現在時勢,你認為會更好嗎?
所以,放心入場,不用擔心,有很多激烈場面。
而且不用睇聖經就可以睇基督被人釘。
 
 
《聖經故事》導演 基斯杜化史賓沙Christopher Spencer執導
《聖經故事》男主角 迪奧戈莫加多Diogo Margado 領銜主演
《上帝之子》(SON OF GOD)
7月3日 神蹟傳奇
 
電影簡介
《上帝之子》(SON OF GOD)是繼十年前《受難曲》(Passion of the Christ)後,另一部把耶穌事蹟再度搬上大銀幕之作,由膾炙人口的電視劇《聖經故事》(The Bible) 導演基斯杜化史賓沙(Christopher Spencer)執導及男主角迪奧戈莫加多(Diogo Margado)領銜主演。《上帝之子》是一部糅合劇情與動作的史詩式鉅獻,感動人心的故事及演出,還原二千多年前極具異國風情的城鄉美景,配合最新電腦特技以呈現出震撼無比的畫面,令觀眾彷如親歷耶穌偉大的一生,絕對扣人心弦。
故事大綱
童貞女馬利亞(露瑪唐尼 飾)受聖靈感孕在伯利恆誕下耶穌(迪奧戈莫加多 飾),長大後繼承父業成為木匠的耶穌於30歲開始傳道,並親自挑選了彼得和約翰等十二門徒,向人們傳授天國的福音。耶穌的福音及所施行神蹟令信徒的數量與日俱增,三年後逾越節的前夕耶穌抵達耶路撒冷,一直受羅馬政府壓榨的猶太人遂追捧耶穌為救世主彌賽亞,事件引發憎恨耶穌的猶太公會收買門徒中的猶大,陷害耶穌被控以「猶太人的君王」巔覆國家政權罪名而判處死刑、在刑場上被釘十字架致死。未料三天後,耶穌奇蹟地復活過來,以救世主之姿與眾門徒重聚。
 
劇集《聖經故事》大獲好評 電影《上帝之子》令人期待
曾憑《與天使有約》(Touched by an Angel)獲艾美獎及金球獎提名露瑪唐尼(Roma Downey)身兼監製及演員,偕同艾美獎獲獎製片人《美國之聲》(The Voice)、《我要活下去》(Survivors)、《創智贏家》(Shark Tank)馬克布納(Mark Burnett),帶領製作公司光之工作者 (LightWorkers Media)的團隊,打造了席捲全球的電視迷你劇集《聖經故事》(The Bible)。這劇集成為該年度全美在各有線的電視頻道中收視率最高的娛樂節目,亦是由電視節目輯錄成影碟的最暢銷之一,也獲得艾美獎三項提名;熱捲多個國家,糅合冒險、動作、劇情,根據經文的故事並把它重說得讓今時今日的觀眾產生共鳴。
 
這劇集被多位不同背景的公眾人物在社交網絡Twitter推文討論,包括美國名嘴奧花雲費 (Oprah Winfrey)、Hip Hop歌手LL Cool J、拉丁天后Shakira、英國前王妃莎拉弗格森(Sarah Fergusson)、著名Hip Hop製作人P Diddy、傑克斯主教(T.D. Jakes)、作家東尼羅賓斯(Tony Robbins)及瑪雅安祖洛(Maya Angelou),而該串推文的最後一句都提到這劇集「把一直影響著世界、影響著我生命的一個個故事活化起來。」
今次這套獨立長片,以非凡製作手法來展現耶穌的非凡故事──在平和的情感共鳴中起伏著史詩動作的急速節奏,呈現出如獅如羊的耶穌。《上帝之子》中的演出撼動人心,場景奇風異俗,視覺效果令人大開眼界,配上奥斯卡得獎大師漢斯史默(Hans Zimmer)扣人心弦的管弦樂章。葡萄牙裔男演員迪奧戈莫加多飾演耶穌一角,片中由出生卑微、講學教導、十架受難、到後來的復活──發揮得淋漓盡致。
露瑪唐尼說:「《上帝之子》呈現了一個不可思議、富戲劇性、扣人心弦的故事。耶穌走進虎穴般、權力核心的耶路撒冷為祂的子民作生命救贖,我們不得不受祂的慈愛感動著。片中表達出,馴良不等於懦弱。」
 
監製促成《上帝之子》 糅合兩大元素
《上帝之子》成功上映,使露瑪唐尼與布納四年半以來的製作歷程達至高潮。2013年電視迷你劇集《聖經故事》在世界各地締造了佳績,他們為此感到欣慰和值得慶賀,但前面迎來的是更大的豐收。
對這對製作二人組來說,把耶穌的故事搬上大銀幕,既是責任,亦是喜樂──從製作和發行一套主流電影的創作過程中超脫出來的喜樂。露瑪唐尼說:「製作《聖經故事》,到現在的《上帝之子》,我和馬克都充滿熱誠,我倆熱愛這份事工。」
 
最大的收獲之一,就是把故事精心打造搬上了大銀幕,凝聚社會大眾一起觀賞。布納說:「耶穌的故事充滿力量,透過大銀幕觀賞是如此震撼人心。」
 
電影最不可思議的特點之一,就是能夠把史詩與情感共鳴的元素糅合起來。露瑪唐尼與布納勇敢去嘗試在《上帝之子》結合這兩種元素。露瑪唐尼說:「我們要說一個近距離的故事,使觀眾對人物角色產生情感上的共鳴,這是非常重要的。《上帝之子》是一個角色帶動、與人互動的故事,同時亦有史詩歷史劇的若干元素。《上帝之子》成功糅合這兩種元素,我們引以為榮。」布納指出,雖然電影場景發生在二千多年前,但仍能與今日的觀眾產生共鳴。
「《上帝之子》帶來當代的感覺,因為人物角色表達起來與我們息息相關,令人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除了耶穌,每一個都是人並充滿缺陷,如同我們各人一樣而產生共鳴。」
故事中最重要的主題之一,是「無條件的愛」──乃耶穌的重點教導(連同「寬恕」)。露瑪唐尼解釋:「此信息是我們信仰的核心──要走出去把這份愛和福音傳給所有人。」
監製李察賓沙(Richard Bedser)認同說:「《上帝之子》不僅是關於信仰,而且是關乎人所作的選擇及其後果。這齣電影是為所有人而設的,糅合史詩、動作、情感共鳴的元素,我們希望把故事說得振奮人心。」
 
政治驚慄片
本片其中最出乎意料的是刻畫出耶穌在世最後日子所身處的政治局面,馬克布納解釋:「從本質上講,《上帝之子》是一部驚慄片,場景發生在一個局勢非常緊張的時期,當時的猶太民族之地被羅馬人霸佔,族民亦慘遭虐待。」
「在此之際,從外而來的耶穌與一眾跟隨者進入耶路撒冷,是聖地的權力核心之處。耶穌行著無人能解釋的神蹟奇事,祂的跟隨者累積成千上萬。耶穌與城中許多最強大的領袖──猶太的及羅馬的一一發生衝突,而當時城中眾人正慶祝逾越節。」
耶穌到達聖城,發覺自己走進了虎穴似的。布納續說:「耶穌被捕、受審、被釘十字架。而城中的強大領袖認為這能解決祂所教導的信仰思想帶來的問題,以及抑制日益增多的追隨,但他們不知祂就是上帝之子。三天後,祂回來了。」
露瑪唐尼強調,把故事場景置於當時的實況局面,尤其重要。「對當時猶太人來說,這是可怕的時刻,因為他們遭羅馬人霸佔國土、重徵稅款、逼迫欺壓。猶太充滿焦慮緊張氣氛,耶穌就在那水深火熱之際進入了耶路撒冷,恰巧是逾越節。大祭司該亞法對人民掌有控制實權,而羅馬籍總督本丟彼拉多被迫入城並受指派去抗衡耶穌的來臨。」
「猶太人想盡辦法逃出羅馬政府的佔領欺壓,期待著一個救世主彌賽亞。耶穌帶來了充滿盼望的信息,帶動了愛的革命,而對當時羅馬政府和聖殿的當權者來說乃極具威脅,他們要設法壓制祂的聲音。」
 
尋找「耶穌」
荷李活行內常說,一部電影製作成功與否,九成取決於選角。因此,《上帝之子》製片人竭盡全力四處找尋「耶穌」最適合人選,也就不足為奇。布納說:「我們一開始便意識到,那人選要能反映出耶穌基督──膽壯如獅、馴良如羊──的特質,而這雙重特質非常罕見。」由於這種組合少之有少,製片人在拍攝期將近之際仍然在找尋適合人選。布納說:「我們心裡焦急得難以形容,連月來我們竭力尋求適合人選,甚至向認識的所有人發出電郵,標題寫著
:『尋找耶穌』。」
終於,露瑪唐尼和布納的禱告得到了回應,他們收到從倫敦的選角代理公司寄來的一盒影帶。露瑪唐尼憶起,他們觀看那錄像試鏡,乃關鍵的一天:「這位葡萄牙裔男演員──迪奧戈莫加多(Diogo Morgado)──在試鏡中鶴立雞群,獨具一格。他當時並沒有流長髮或鬍子,只是對稿讀著,他帶有明顯的口音。但影帶中在他身上看到一種說不出的獨特之處,於是我們決定與他會面。」
他們聯絡倫敦的代理公司,欣悉莫加多身處洛杉磯,正好是布納和露瑪唐尼所居住的地方。當莫加多到達他們的居家辦公室,露瑪唐尼和布納望著窗外,看見莫加多走過閘門的一刻,露瑪唐尼觸動起來向布納示意:「就是他了。他就是我們的『耶穌』。」露瑪唐尼續說:「莫加多是受指派來的。他適合得完美至極,在首次會面時全程都散發著俊秀的氣概。」
 
莫加多對關鍵的首次會面亦記憶猶新。「當我與露瑪唐尼見面,看到這位漂亮女子微笑地歡迎著我。在露瑪唐尼和布納面前,我感到相當親切自在,不覺得是在開會似的。我深受他們的活力和熱情所感動,並知自己很想成為這製作歷程的一部分。」「確定擔當這角色後,我知自己有責任演活這個──古今以來最精彩奇妙的──故事。」
布納指出,雖然莫加多自小是基督徒和認識福音,但這位演員仍對任務感到艱鉅 。「莫加多告訴我:『我本人無法做什麼去演活耶穌。我決定倚靠聖靈在我身上如實展現耶穌的特質。』」莫加多指出,他起初準備時去了以色列一趟,藉以「體驗聖地的氛圍,在故事發生的地方上走一趟。」這趟旅程給他提醒了本片的潛在力量。「《上帝之子》是給所有人的一份禮物。」他續說:「本製作就是愛。」
布納說:「莫加多把大銀幕點亮起來,他具有那份謙卑而不懦弱的特質。在這種情況下,謙卑溫順就是力量,更顯得堅強。」
露瑪唐尼對布納的感受表示和應,認同找到莫加多是恩典。「莫加多的吸引力,形於外,亦形於內。他自然流露出一種謙卑氣質而帶進角色,這是至關重要的。他有『電影巨星的風彩』,但他的內在美使他格外吸引。透過大銀幕聽見他說:『來,跟從我』⋯⋯老老實實,你真的會想在影院中站起來然後說:『好啊,我跟從你!』」
導演基斯杜化史賓沙(Christopher Spencer)同樣對莫加多在本片的參與演出感到雀躍。他說:「本製作中最令我興奮的,就是能夠與莫加多合作。我們一起想出了新方法來呈現部份場景。他真是滿有想法。」
 
監製瞓身飾演耶穌母親馬利亞
作為是次大型製作的監製,露瑪唐尼連同馬克布納和李察賓沙,在摩洛哥開拍期間每天都面對著難題。她是一位著名的女演員,而起初她並沒打算在本片參與幕前演出,因為作為監製已有多方面要兼顧。最終,露瑪唐尼被說服了飾演耶穌的母親馬利亞一角。
露瑪唐尼憶述:「我們早前找了一位年輕女演員為耶穌降生一幕飾演馬利亞,而我們要另外找一位貌似的女演員飾演三十年後與成年耶穌重遇的馬利亞。在我們考慮過的女演員中,未有一位適合。因此馬克對我說:『你自己會不會考慮參與飾演這個角色呢?』我為此禱告後,決定飾演這角,現在慶幸有參與。
這部分戲份少但卻很複雜,一方面馬利亞知露瑪唐尼兒子與眾不同,另一方面她作為母親要保護兒子。耶穌被釘十字架的前後場景非常煽情,特別是在十字架腳下的一幕,要親眼目睹自己的兒子被殺害,飾演時充滿情緒張力。她是上帝之子的生母,也是一個兒子的母親,因此在十架腳下是何等痛苦。」
布納指出:「露瑪唐尼演活了母親馬利亞對兒子面臨被捕並釘十字架的愛。你會感受到他們彼此間難以形容的相連。」
露瑪唐尼說:「真是有趣。在決定飾演耶穌母親之前,我與迪奧戈在製片過程中某程度上已建立了一種如同母子的關係,這種關係自然流露轉化至銀幕上的關係。劇中耶穌與馬利亞大部分場景,都是透過帶有意思的互望而演出來,近乎是一種不言而喻的關係。」
 
審判耶穌並把祂判處死刑的本丟彼拉多
在《上帝之子》中,露瑪唐尼與莫加多乃少數非來自英國的演員。布納說:「我們主力在倫敦選角,因而接觸到許多非凡的舞台劇演員,為電影增添了不少,尤其是真實感,也避免了因用上熟悉的面孔來飾演那些標誌性角色而產生的內在干擾。」
當中首屈一指的戲劇演員是格雷克斯(Greg Hicks),是傑出的莎劇演員,在本片飾演羅馬帝國猶太行省的第五任總督──本丟彼拉多(Pontius Pilate) 。彼拉多就是審判耶穌並把祂判處死刑的人。
 
格斯細緻入微的演出,非常配合到故事中政教交融得水深火熱的時局。監制布納指出:「格雷克斯是英國其中一位最出色的莎劇演員。」他對格斯與莫加多之間的一連串對手戲,特別產生起共鳴。在聖殿裡,耶穌被補及受審後,彼拉多面對著耶穌,耶穌對彼拉多說祂『為真理作證,為此而生,也為此來到世上。凡是屬於真理的人一定聽我的話。』彼拉多嚇得不知所措,問祂:『真理是甚麼?』耶穌只向天上的光指著。彼拉多設法防止負上處死耶穌的責任,但此乃上帝所預言的,不得不發生。」
布納續說,這一幕正正指向著當今的政治實況:「想想,多麼的政治領袖為著眼前短暫的政治妥協而作出一些明知失實、錯誤的決定。」
 
神蹟時刻
重現耶穌所行的神蹟,對本片製作人來說,乃一項既艱鉅又具意義的挑戰。拍攝耶穌在水上朝著祂的門徒艘船行走過來的一幕時天氣寒冷,物流安排變得複雜,更要配合特殊效果,拍攝過程尤其艱鉅。製作人在水面下方構建了平台讓莫加多走往船去,多位工作人員合力把船固定在海岸線的石上。風力機、雨機、閃電機,和一個巨型綠色屏幕,亦起了重要作用。露瑪唐尼表示,那一夜對眾演員和製作團隊來說過得很漫長,但是非常值得。她解釋:「這是一段關於神蹟的顯著情節。對於眾門徒,尤其是彼得,此乃其中首次意識到耶穌這個人是何等超凡、與眾不同。」
 
電影中,有史詩磅礴般帶出的神蹟奇事情節,亦有較平和的治癒與建立關係的時刻。露瑪唐尼說:「這些是最令我感動的神蹟。其中一幕仍然會叫我落淚,就是當耶穌呼召稅吏馬太的時刻。」馬太受猶太人同胞憎恨,被認為是出賣了他們,耶穌被告誡不要理會他。露瑪唐尼續說:「但耶穌與馬太對話,使馬太感動起來,神蹟顯在他心裡,他請求耶穌赦免他。」
「我知道,面對那時刻,我們當中許多人都會將之與自己產生共鳴,因為我們每一個都是罪人。藉著耶穌的愛,我們的罪得赦免。那是我最喜歡的一幕,因其極大的影響作用。」
布納舉出,耶穌使拉撒路(Lazarus)從死裡復活,為他最喜歡的情節之一。「這是一個『親切』的神蹟,叫我感動起來。」他解釋:「這神蹟終於給眾門徒意識到耶穌是上帝之子。」
導演基斯杜化史賓沙認為,片中最觸動人心的情節之一,是『最後的晚餐』──耶穌對祂的門徒說,他們當中一位將會出賣祂。「這時刻對於門徒是多麼震撼;他們投入了那麼多並把生命向耶穌獻上,此刻聽到祂說即將要結束。」
史賓沙說:「此乃疑心與深痛交織之際,全都在一間細小房間裡發生。」
 
被釘十字架受難
耶穌被釘十字架受難的一連串片段,與「最後的晚餐」等場景一樣是觸動人心
的,亦是對《上帝之子》的演員和製作團隊來說最為叫苦的。史賓沙確定表示:「這是給我們最大的考驗,拍攝時在技術及情感上的多方面都顯得困難。」
布納指出:「不可以把那發生過的事淡化下來,否則是出賣信仰,透過審判和受難的黑暗面,才能把祂復活和升天所帶來的光顯得明亮。這是一個情感旅程,也像難以停下來的列車。」
「這場景是如實般殘酷,但並非無端的暴力。」他續說:「因此本影片被列為PG-13級別(香港評為IIA級別)──適合家庭觀看。」
耶穌被釘十字架受難的片段,拍攝時用了三天取景於摩洛哥瓦爾扎扎特郊區的一座寂靜山坡頂上。天氣狀況不曾叫好:「冷溫強風與酷熱陽光交替著。」
實在難以為場景所帶來的身心嚴峻考驗作完全準備,但莫加多都有經過了兩星期劇烈的健身鍛煉,把肌肉鍛煉好,為將要做的艱辛動作姿勢──包括一整天掛在十字架上作預備 。(原本有一條繫帶用來支撐他的身軀,但他試用後感到痛楚。大部分時間莫加多只靠站在一塊小木頭上作支撐。)即使面對著種種困難,莫加多說自己一定要著眼於場景的屬靈方面。他說:「拍攝『被釘十字架』一幕期間,我把心靈放在比物質更高的層面上,有美好的攝製團隊包圍著我,但那一幕我很孤單,我身處的位置能遠望方圓百里。」
拍攝場景中不速之客包括有48條蛇,要由攝製隊的「捕蛇專家」清理。在其它位置,捉到有2至3條蛇,但拍攝『被釘十字架』一幕前在十架腳下的石中捉到有48條。露瑪唐尼說:「那象徵符號仍在,未有消失。」她指蛇為邪惡象徵。布納接著說:「那超自然的蛇群奇觀,使我們在場的人都膽戰心驚。」在這個場景(及其它一些場景),製作團隊嘗試把個人切身與超越個人的兩種觀眾體驗作平衡。獲艾美獎提名的攝影指導洛高迪(Rob Goldie)說:「耶穌被釘十字架、與馬利亞一起的一連串煽情片段,是個重要時刻,但當然在片段中亦包含急劇、壯觀的場面。」
 
高迪續說:「我們走的風格是史詩、仿如親歷現場。我們想拍出一種『你在這裡』的感覺,用我們的起重機、推車、攝影機穩定器以盡量添加動感。我相信觀眾會感受到猶如置身山坡去目睹事件過程。」這些場面由基斯杜化史賓沙精心策劃,他被露瑪唐尼形容為「無的」,「他讓你感到這故事是為你而說的。」
 
場景製作及服裝設計
摩洛哥的環境連同其惡劣天氣模式設置出「令人驚嘆、鬱鬱蔥蔥、史詩般的風景」;露瑪唐尼說:「摩洛哥擁有巨大山脈、廣袤沙漠、優美地形。那份沙礫感對《上帝之子》的風格及視覺效果起了重要作用。“
製作中包括有來自英國最優秀的設計及施工團隊,亦有本地的專家團。屢獲殊榮的視效製作公司LOLA派出的專家,營造出人群洶湧的實況模擬,及耶穌在水上行走的神蹟場景。露瑪唐尼津津樂道地說:「他們的傑作令本片顯得雄偉壯麗。」
服裝設計師Ros Little負責掌舵的服裝部,搜羅了來自世界各地的布料。對於耶穌的衣服,Little鎖定要用上簡單的設計,塑造出一件以重磅絲綢製成的寬大蓋膝長衣(tunic),及一件稱為阿巴亞(abaya)的袍狀斗篷由手織毯子製成。
 
電影配樂
《上帝之子》由著名作曲家漢斯史默配上了歷久彌新的冒險樂章,他曾為不少經典電影配樂,如為他贏取了奧斯卡獎的《獅子王》(The Lion King)、《蝙蝠俠—黑夜之神》(The Dark Knight)、《潛行凶間》(Inception)、《蝙蝠俠—夜神起義》(The Dark Knight Rises)、《帝國驕雄》(Gladiator)、,及近期的《被奪走的12年》(12 Years a Slave);連同《盜海狙擊》(Captain Phillips)洛雲巴夫(Lorne Balfe)合作編寫,及《帝國驕雄》麗莎謝拉德(Lisa Gerrard)參與獨唱。史默因馬克布納向他接觸的一刻開始而參與《上帝之子》製作,他指布納是一個難以令人說不的人。這位著名音樂家玩笑著說:「初開之時,有馬克布納。」然後說:「馬克布納是難以令人拒絕的。他跟我打招呼說『你好』時,已流露出那份竭誠、熱誠之心。」
 
「我時常都想參與一些可滿足我心的項目,和做一些我從未做過的事情。」史默續說:「而當馬克提出『不可能』的建議時,我豈能說不?」
 
《上帝之子》的另一亮點,是造就了史默與歌唱家麗莎謝拉德再度合作,他倆曾協力參與《帝國驕雄》。露瑪唐尼說:「我們想要一把女性聲音;而我們對《帝國驕雄》的配樂樂章抱有狂熱愛好,所以當我們接觸史默時,問他能否找一個類似他在《帝國驕雄》合作過的歌唱家來。他回答說:『要是我們可以找麗莎來,何必找個類似麗莎的人呢?』」
今次是史默與麗莎自那部奧斯卡獲獎鉅製後,十多年來首次再度合作,但史默說:「感覺親切得如同從未間斷過一樣。」對於麗莎,《上帝之子》是一個機會讓世人更了解耶穌的一生。她續說:「馬克和露瑪的手法拍出一種現代感和真實感。」「我認為這部電影勢不可擋,感人至深。」
馬克布納表示,本片的試映確認了正如我們一直相信這故事值得搬上大銀幕給觀眾體驗。他說:「我們相信《上帝之子》是今後席捲全球觀賞的重要電影。觀眾集體在影院看這部電影,是超乎滿足的體驗。」
《上帝之子》確實是一個關於無條件之愛的故事。露瑪唐尼說:「每個人的生命都需要愛,我們相信離場時你的心懷與意念都會有所得著。」
本製作同樣為舞台中心的主角帶來了意想不到的驚喜旅程。迪奧戈莫加多總結說:「我對一切的得著感恩得難以言喻,這項製作改變了我的生命。」
 
關於台前幕後
電影《上帝之子》,由二十世紀福斯及光之工作者聯合呈獻,主要演員包括:迪奧戈莫加多(Diogo Morgado)、格雷克斯(Greg Hicks)、阿德里安斯勒(Adrian Schiller)、達爾文蕭(Darwin Shaw)、斯巴遜納(Sebastian Knapp)、祖威頓(Joe Wredden)、西文克滋(Simon Kunz)、保羅馬克戴維斯(Paul Marc Davis)、安柏露絲慧雅(Amber Rose Revah)、馬修葛拉维(Matthew Gravelle)、露瑪唐尼(Roma Downey)。
本片監製為露瑪唐尼(Roma Downey)、馬克布納(Mark Burnett)、李察賓沙(Richard Bedser),並由基斯杜化史賓沙( Christopher Spencer )執導。攝影指導是洛高迪(Rob Goldie);首席編劇是尼克揚( Nic Young ),而李察賓沙、基斯杜化史賓沙、柯林史瓦許(Colin Swash )亦有參與劇本寫作。
 
副監製為Alexander Marengo和Annie Macnee;製作統籌為Eamon
Fitzpatrick;助理監製為Charlotte Wheaton和Khadija Alami。
電影配樂由漢斯史默(Hans Zimmer)和洛恩巴夫(Lorne Balfe)編寫,並由麗莎謝拉德(Lisa Gerrard)參與獨唱。附加場景由Tony Mitchell和Crispin Reece執導,攝影指導為Christopher Titus King和Peter Greenhalgh, BSC。選角指導為Carl Proctor, CDG和Noureddine Aberdine。剪輯指導為Rob Hall,視覺特效總監為James Jordon,美術指導為Alan Spalding,服裝設計師為Ros Little, 化妝造型設計師為Christa Schoeman,執行監製為Brian Edwards。
露瑪唐尼ROMA DOWNEY(監製/飾耶穌母親馬利亞)
是憑劇集《聖經故事》(The Bible)獲艾美獎提名的製片人。這套劇集成為該年度全美在各有線的電視頻露瑪唐尼中收視率最高的娛樂節目,亦是由電視節目輯錄成影碟的最暢銷之一,也獲得艾美獎三項提名。
她是曾獲艾美獎提名的著名女演員,在其代表作《與天使有約》(Touched by an Angel) 電視劇集(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製作,共九季)主演超過200集,飾演溫柔善良的天使。作品在全球吸引了數以百萬計的觀眾,也讓她入圍艾美獎及金球獎多項提名。
露瑪唐尼出生於愛爾蘭,在倫敦接受古典戲劇訓練,曾為享負盛名的艾比劇場(Abbey Theatre Company)參與舞臺劇演出,也偶爾亮相於百老匯劇院(Broadway)。她在艾美獎獲獎迷你劇集《第一夫人積琪》(A Woman Named Jackie)(美國國家廣播公司(NBC)製作,長六小時)擔演女主角積琪甘迺迪(Jackie Kennedy Onassis)。
露瑪唐尼為CBS的七部電視電影,既參與主演,也擔當監製,其中有與艾力麥可爾邁克(Eric McCormack)合作的《借來的情感》(Borrowed Hearts),以及與添馬提遜(Tim Matheson)合作的《二度蜜月》(Second Honeymoon)。目前,露瑪唐尼正準備兩套劇集:一套是CBS的《The Dovekeeper》,另一套是NBC的《A.D.》。
她是DVD碟書籍系列《小天使》(Little Angels)及其姊妹集《小天使故事聖經》(Little Angels Storybook Bible)的執行製作人。露瑪唐尼與馬克布納為《聖經故事》劇集合著了姊妹書籍《A Story of God and All of Us》,去年春季由Faith Words出版。
多年來,露瑪唐尼為國際志願者組織「微笑行動」(Operation Smile)──專門為唇齶裂及頭面部畸形的患兒提供免費救助治療──擔任代言人,曾為該組織前往第三世界國家及發展中國家製作籌款影片。
 
馬克布納MARK BURNETT(監製)
五度奪得艾美獎,製作超過2400小時的電視節目,定期在70多個國家和地區播出,播放中的系列包括:《生還者》(Survivor)(CBS)、《美國之聲》(The Voice))(NBC)、《飛黃騰達-名人版》(The Celebrity Apprentice )(NBC)、《創智贏家》(Shark Tank)(ABC)、《美國清唱團》(The Sing Off)。過去十二個月,布納的電視系列一週五晚收視力壓同一時段的其它節目。
布納是劇集《聖經故事》(The Bible) 的製片人,這套劇集成為該年度全美在各有線的電視頻道中收視率最高的娛樂節目,亦是由電視節目輯錄成影碟的最暢銷之一,也獲得艾美獎三項提名。
布納是美國四個主要電視網中不斷推出新系列劇集的少數製作人之一。他亦經常為各大頒獎典禮擔當特許製作,包括MTV電影大獎頒獎禮(MTV Movie Awards)(2007-2011年) 、全美民選獎頒獎禮(自2010年)(People’s Choice Awards)、VGX年度電玩獎頒獎禮 (Video Game Awards)(Spike電視頻道)、黃金時段艾美獎頒獎禮(Primetime Emmy Awards)(2011年)。
布納曾獲《時代》雜誌(Time)評選為全球最具影響力人物之一,也被《電視指南》(TV Guide)雜誌列為最有價值的製作人。他贏得《品牌周刊》(Brandweek)年度營銷人物大獎(Marketer of the Year Award )、塔奇科夫典範傳承大獎(The Brandon Tartikoff Legacy Award)、美國製片公會諾曼李爾榮譽獎(PGA Norman Lear Award),及享負盛名的蒙特勒金玫瑰(Rose D’Or)頒發的電視節目版式大獎(FRAPA Format Award)。
布納入選美國廣電雜誌的名人堂(Broadcasting & Cable Hall of Fame),並於2010年榮獲荷里活星光大道(Hollywood Walk of Fame)為他留下星印。他曾為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BAFTA)洛杉磯分部出任兩屆董事成員。
 
李察賓沙RICHARD BEDSER(監製)
紮根於英國的著名編劇、監製、導演。賓沙為獲艾美獎提名的迷你劇集《聖經故事》(The Bible)和艾美獎得獎劇集《蓋茨堡之役》(Gettysburg)擔編劇及執行監製。
 
基斯杜化史賓沙(CHRISTOPHER SPENCER)(導演)
紮根於英國,曾為多部電視劇和紀錄片擔任製作、執導、編劇,種類繁多,合作播出的廣播網絡遍及世界各地,包括:英國廣播公司(BBC)、英國第四頻道(Channel 4)、HBO、時代華納(Time-Warner)、歷史頻道(History)、探索頻道(Discovery)、美國公共電視網(PBS)、國家地理(National Geographic)、TLC旅遊生活頻道(TLC)、北德廣播(NDR)、俄羅斯第一頻道(Channel One Russia)。他曾參與製作超過30小時的紀錄片,其中包括《探索人體奧秘》(The Human Body) 的最後一集──曾被稱為電視史上最具爭議的紀錄片。
 
史賓沙曾執導多部劇情紀錄片,其中包括廣受好評的《工業世界的七大奇蹟》
(Seven Wonders of the Industrial World)。他屢獲各大獎項及提名,包括英國影視藝術學院獎(BAFTA )的最佳原創劇及最佳專題紀實片、皇家電視學會獎(Royal Television Society)、格里爾遜獎(Grierson Award)提名、國際影視監督獎(International Monitor Awards)、舊金山(三藩市)國際電影節 (San Francisco Golden Gate Silver Spire)獎項、美國影視金鷹獎(Cine Golden Eagle)、葛蘭素威康(Glaxo Welcome)最佳科學紀錄片。
 
漢斯史默( HANS ZIMMER)(配樂)
為影壇最具影響力的配樂大師之一,創作生涯橫跨三十年,成功參與超過100部電影。史默九度入圍奧斯卡金像獎,近期一部是2010年由基斯杜化路蘭(Christopher Nolan)執導的驚世鉅作《潛行凶間》(Inception),此作亦讓他入選金球獎及英國影視藝術學院獎(BAFTA )的多項提名。
他與路蘭也曾合作《蝙蝠俠—俠影之謎》(Batman Begins),及讓他入圍英國影視藝術學院獎的破紀錄賣座片《蝙蝠俠—黑夜之神》(The Dark Knight),以及《蝙蝠俠—夜神起義》(The Dark Knight Rises)。
他的近期佳作亦包括:賣座動畫《荒失失奇兵3:歐洲逐隻捉》(Madagascar 3: Europe’s Most Wanted)、佳烈治(Guy Ritchie) 執導的《神探福爾摩斯:詭影遊戲》(Sherlock Holmes: A Game of Shadow)、洛馬素(Rob Marshall)執導的《加勒比海盜:魔盜狂潮》(Pirates of the Caribbean: On Stranger Tides)。史默最近為廣受好評的歷史劇《被奪走的12年》(12 Years a Slave)製作配樂,該片由史蒂夫麥昆(Steve McQueen)執導,由楚伊特艾治奧福(Chiwetel Ejiofor,)、米高法斯賓達(Michael Fassbender)、畢彼特(Brad Pitt)主演。
1994年,史默憑賣座動畫《獅子王》的配樂贏得奧斯卡獎及金球獎,亦衍製成電影原聲專輯並獲巨大成功。
史默在奧斯卡也曾獲得另外六次提名,包括在電影《帝國驕雄》(Gladiator)、《狂林戰曲》(The Thin Red Line)、《手足情未了》(Rain Man)的配樂。此外,他憑《帝國驕雄》的配樂贏得金球獎,及入圍葛萊美獎(Grammy)、BAFTA獎的多項提名;亦憑《驚世真言》(Frost/Nixon)、埃及王子(The Prince of Egypt)等電影在金球獎獲得另外七次提名。
2003年,這位配樂大師獲「美國作曲家、作家和發行商協會」(ASCAP)頒授享有盛名的亨利曼奇尼終身成就獎(Henry Mancini Award for Lifetime Achievement),以表揚其非凡成就。2010年,他獲荷里活國際電影節(Hollywood Film Festival)評選為年度電影音樂作曲家,更獲荷里活星光大道(Hollywood Walk of Fame)為他留下星印。
 
迪奧戈莫加多(DIOGO MORGADO)(飾 耶穌)
他的名子在家鄉葡萄牙多年來經已家傳戶曉,曾獲選《紳士季刊》(GQ)年度男士之一;在美國為人熟悉的,是近期他在歷史頻道(The History Channel)的艾美獎入圍電視劇集《聖經故事》(The Bible)所飾演的「耶穌」角色。近2700萬觀眾曾收看這套破下收視紀錄的史詩系列,目睹莫加多為「耶穌」角色的精彩演繹。
最近,莫加多亮相於美國廣播公司(ABC)的超人氣劇集《復仇》(Revenge)第三季首播中,客串飾演Dr. Jorge Velez。
莫加多從事演藝超過16年,演出多部電視、電影、劇場製作,曾主演獲葡萄牙收視冠軍及國際艾美獎得獎電視劇集《Laços de Sangre》。
莫加多15歲入行,便演出多套超人氣劇集,包括《Terra Mãe》、《Diário de Maria》、《A Lenda da Garça》、《A Febre do Ouro Negro》。2000年他在電
視電影《Amo-Te, Teresa》扮演Miguel的演出,讓他獲譽為當年最有前途的演員之一,而該電視電影在葡萄牙仍然名列前茅。
他多年來在葡萄牙電視圈參演過超過15部劇集,其中許多是在當地著名的獨立傳播網絡(SIC)播出。值得一提是他在劇情片《A Vida Privada De Salazar》扮演葡萄牙獨裁者Antonio De Oliveira Salazar。莫加多亦在《O Crime do Padre Amaro》展示出喜劇才華,引起了世界各地導演對他的注目。
莫加多也活躍於劇場演出,主演多部著名劇作,例如David Hare的《Skylight》、Peter Shaffer)的《The Royal Hunt to the Sun》。
莫加多走出葡萄牙,參與主演其它地區的電影,如西班牙的《Dos Rivales Casi Iguales》、《Star Crossed》,及巴西的《Revelação》、《The Jungle》。莫加多亦主演過兩部美國人製作的獨立電影──都市劇《Red Butterfly》、動作冒險片《Born to Race: Fast Track》。近期,莫加多亮相於葡萄牙電視劇集《Solde Inverno》飾演Eduardo。
目前,莫加多經常往返葡萄牙和美國洛杉磯兩地。
 
格雷克斯GREG HICKS(飾 本丟彼拉多)
英國首屈一指著名莎劇演員;1976年起加入皇家莎士比亞劇團(The Royal
Shakespeare Company)。
格斯在2003年憑演出於老維克劇院(Old Vic)的《科利奧蘭納斯》(Coriolanus) 入圍奧利花戲劇(Laurence Olivier Theatre Award)最佳男主角,同年憑該作贏得倫敦劇評人(Critics' Circle Theatre Award) 最佳莎士比亞表演獎。阿德里安斯勒ADRIAN SCHILLER(飾 該亞法)
英國戲劇演員,成就卓越,曾與皇家莎士比亞劇團合作演出《凱撒大帝》(Julius Caesar)、《皆大歡喜》(As You Like It)、《羅密歐與朱麗葉》(Romeo and Juliet)、《一報還一報》(Measure for Measure)等,及在皇家國立劇場(The National)演出《面紗》(The Veil)、《我們互不相識的一小時》(The Hour We Knew Nothing of Each Other)。此外,他亦參演了電視劇系列《異世奇人》(Doctor Who) 。
 
有史以來最廣泛獲跨宗派的領袖一致支持
華理克牧師(Rick Warren)說:「過去50年所拍關於耶穌的電影,我大部分都看過,《上帝之子》是出類拔萃與眾不同的,拍得撼動人心且淒美華麗,是我看過關於耶穌的電影中最傑出的一部。二十世紀福斯(Twentieth Century Fox)發行這部製作,我感到振奮;2014年2月28日在美國上映後,相信會令數以百萬計的人蒙福。」
西班牙裔福音聯盟(Hispanics Evangelical Alliance)主席牧師Sam Rodriguez說:「《上帝之子》在大屏幕上展現兩種催化元素:十架受難,與空墓、赦免、永生的意義。《上帝之子》不僅是一部值得觀賞的製作,更是一份值得領受的禮物。」
天主教華盛頓總教區總主教Donald Wuerl說:「我向各人,特別是家庭,推薦觀賞《上帝之子》這個精彩故事,藉此再一遍感受上主給我們的愛。感恩觀賞這套電影,它把福音從文字活化起來,讓我們看見耶穌在世時的人所經歷的事情。」
傑克斯主教說:「我相信觀眾會受電影《上帝之子》深深吸引、鼓勵、啟發。」
馬克布納和露瑪唐尼成功製作出以往不多人做過的效果--湖木教會(Lakewood Church)主任牧師、暢銷書作者Joel Osteen說:「《上帝之子》證明了,當才華和熱誠撞合起來, 結果是如此壯麗。」「我與妻子維多利亞(Victoria)親身目睹他倆對上帝的話語那份深刻持久的熱誠。」
天主教洛杉磯總教區總主教恭美智(Jose Gomez)指出:「我們各人都是上主的兒女,這個事實真棒、真好。《上帝之子》是一齣非常重要的電影,給我們一個機會在生命中領受上主,我們是上主的兒女。在我的事奉上,這電影起了非凡作用。」
這部關於耶穌故事的製作終於搬上大銀幕,監製感到振奮不已。露瑪唐尼和馬克布納說:「能夠與二十世紀福斯合作發行《上帝之子》成主流電影,我們非常興奮。」「這個故事值得搬上大銀幕。全國許多觀眾都看到片末才離場,寸步不移,在觀賞體驗中深受震撼。這個是適合全新一代去看的耶穌故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