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文章

2014年6月11日 星期三

台灣影史上首部票房破億紀錄片:《看見台灣》Beyond Beauty - TAIWAN FROM ABOVE金馬獎最佳紀錄片

 >>我懷疑上了這套片後,有更多人想去台灣生活!

 《看見台灣》Beyond Beauty - TAIWAN FROM ABOVE
資深空中攝影師 齊柏林 執導
《悲情城市》《最好的時光》 侯孝賢 監製
《戀戀風塵》《多桑》 吳念真 旁白
《賽德克巴萊》金馬獎得獎配樂大師 何國杰 Ricky Ho音樂總監
金馬獎最佳紀錄片
台灣影史上首部票房破億紀錄片
7月10日 翱翔天際
故事大綱
很多人都熱愛去台灣旅遊,卻從未以這個角度看見這樣的台灣。《看見台灣》以全高空拍攝
的鳥瞰視角,將「寳島」不為人知的姿態呈現在大銀幕。從高山、海洋、湖泊、河流、森
林、稻田、魚塭、城市等景觀,我們看見台灣是如此的美麗;同時也看到各種環境面對人類
開發而造成的改變、破壞和傷害。土地累積了一道道疤痕、海洋沉澱了一層層污染。透過各
個不同主題章節的串連,我們化作飛鳥,一起看見台灣,一起去看這個島嶼的美麗與哀愁。
《看見台灣》是台灣影史上首部票房破億紀錄片,耗資總計9千萬新台幣,由侯孝賢監製,吳
念真旁白,並榮獲金馬獎最佳紀錄片。

 《看見台灣》Beyond Beauty - TAIWAN FROM ABOVE
類型:紀錄片
片長:93分鐘
監製:侯孝賢 出品人:萬冠麗
導演:齊柏林 攝影:齊柏林
製片:曾瓊瑤 編劇:崔企川
旁白:吳念真 音樂總監:何國杰Ricky Ho
剪接指導:陳曉東 剪接:郭于寧
發行:安樂影片有限公司
上映日期:7月10日
《看見台灣》影片成績
2013 -台灣金馬獎 榮獲最佳紀錄片及入圍最佳原創電影音樂
2014 -美國休士頓國際影展 榮獲紀錄片評審團特別獎與攝影金牌獎
*日本大阪亞洲電影節 參展作品
*美國華盛頓環保電影節 參展作品
 *新加坡華語電影節 參展作品
港台名人好評
「我那時候看完之後我當然自己覺得非常感動,因為第一次有一個人用那樣的高度在看台
灣。我覺得我被感動到的是,我很清楚地看到我居住的這塊土地上,它的美麗還有遭受到什
麼樣的一個災難。」
《客途秋恨》五屆金馬編劇 吳念真
「片子很厲害!」
《一代宗師》康城最佳導演 王家衛
「真的很棒,拍得很好。」
香港著名武打明星 成龍
「我在感動之餘也帶著幾分傷感,因為美麗背後確實存在著環境污染和國土破壞的醜陋。」
台灣總統 馬英九
「從這部電影裡頭,可以看見台灣各種不同的面貌,用不一樣的角度來看見台灣的風景、感覺,甚至風俗民情還有歷史。」
台灣搖滾天團五月天 瑪莎
「非常引人深思的電影…一定會給你非常多震撼的畫面。在你印象裡面的台灣可能是個非常美麗的寶島,但是其實這邊也有非常多人為的污染在這部片子裡面都揭露出來了。」
台灣搖滾天團五月天 石頭
「當我看《看見台灣》,是想好好看看這一塊我生活的土地,聽到插曲《看見》,我眼眶皆淚。」
台灣女子天團S.H.E. Hebe (田馥甄)
「很感人!很感動!」
著名作家、《康熙來了》主持人 蔡康永
「看到了很多我們從來沒有看過的台灣,真的很美!」
台灣著名主持人 張小燕
「這部影片,不僅僅是關心台灣的人應該要去看的,更重要的是,對台灣很陌生的人也應該去看,去瞭解我們自己生長的地方。」
《搭錯車》著名導演 虞戡平
「《看見台灣》它短短90分鐘,勝過你讀了很多地理。」
兩屆金馬編劇、《總鋪師》導演 陳玉勳

關於電影
 《看見台灣》耗資總計9000萬新台幣的金額完成,可說是台灣紀錄片影史以來,拍攝成本最
高的電影。導演齊柏林花了將近3年的時間拍攝,在全台灣的上空飛行,累積了400小時的直
升機飛行時數。全片皆以空拍壯闊鳥瞰的視角,將台灣以一種你從未見過的角度與姿態,呈
現在大銀幕上。
 《看見台灣》由著名電影編劇吳念真擔任旁白,《賽德克‧巴萊》金馬獎最佳原創音樂得主
何國杰R icky H o配樂,其中音樂更是前往布拉格和布拉格交響樂團合作完成。
 《看見台灣》自上映以來不斷打破台灣紀錄片的紀錄,不僅成為2013年第三部票房破億的台
灣電影,更是台灣電影史上第一部票房上億的紀錄片 (累積至2014年元月,票房約2億台幣)。
更值得一提的,是《看見台灣》在台灣引起關注與討論,觀眾反應熱烈,連帶引起政府成立
專案小組,針對電影中闡述的環境問題進行改善,引發一波「守護台灣土地」的熱潮,更吸
引海外媒體 (美國華爾街日報、中國央視、日本共同通信社等指標性媒體)報導。
 在第50屆金馬獎,《看見台灣》入圍了最佳紀錄片,以及最佳電影原創音樂兩項大獎,在最
佳電影原創音樂入圍的名單中,《看見台灣》是唯一一部以紀錄片身分入圍電影獎項的入圍
者。最後《看見台灣》奪下第50屆金馬獎的最佳紀錄片獎項。
拍攝緣起
「我只拍台灣,因為我跟台灣的土地談了一場戀愛。」── Google紀錄片《齊柏林:高空捕
捉台灣之美》
齊柏林從事空中攝影二十多年,在這段期間內一直都是以拍攝平面照片為主,但想在空中
使用動態影像記錄台灣的想法,已經逐漸開始萌芽。在2009年初,齊導演花了近300萬的積
蓄,從國外租用專業空拍設備,以30小時環台一圈,拍攝台灣動態的影像紀錄。而在2009年
的88風災,台灣山林受到極為嚴重的創傷,齊柏林乘著直升機飛入災區拍照,看見滿目瘡痍
的景象,齊導演深深感受到,只有平面的影像不足以讓觀眾真實地感受到台灣正在面臨的危
機。雖然之前不久已繞著台灣飛行一圈,但齊導演仍然認為還有更多的地方是值得被記錄下
來的,因此下定決心,將房子抵押,以及透過朋友的借貸、支持,把近3000多萬台幣的專業
空拍設備給買進台灣,開始了拍攝台灣首部空拍電影紀錄片《看見台灣》的計畫。
導演的話
《看見台灣》是我二十多年空中攝影生涯的第一部樂章。
這些年來,我深深地被台灣的美麗大地所震撼、感動,同時,也對台灣地貌的轉變而感到憂
心與不捨,我看見的,也很想讓您看見。
在這趟「飛行旅程」中,您將看見台灣,我們的家,有點熟悉卻又陌生。每天生活在其中的
我們,理應與「她」最親近才是,但您將發現,透過飛行鳥瞰的方式,台灣所展現出來的千
姿百態,全都是您前所未見,值得您反覆思量。她的美麗,她的傷痕,在我的鏡頭下將壯闊
的呈現給您。
今年7月,期待與您一起飛翔。
拍攝點滴
不管我在任何地方,拍了多少不同的景致地貌,其實我都拍「家」。這些不同的「家」,都
是我用鏡頭隔着遠遠的距離拍攝,就像我對這片土地的關心,從來不想敲鑼打鼓去張揚,只
是挑了一件自己覺得有意義的事,然後默默義無反顧地去做。
所有的空拍計畫中,被拍攝的永遠是沒有發言能力的山河景色。這些無人的空拍照片,其實
最終的關懷是人,我不只是看到人類如何破壞生態,其實真正關心的是,人類如何在有限的
自然資源裡,與世界共處。
中部、北部的 (砂石) 廠商在河川兩旁、甚至農田裡非法開採陸砂。我並不是要當英雄,也
不是為了舉發他們才拍這些照片,而是,台灣這片土地上發生過美好的、不美好的事跡,都
應該要被記錄下來,唯有被記錄,我們才有能力去理解人類對環境究竟產生了怎樣的影響,
不管這個影響是好還是壞,我們都得去面對它,而不是假裝一切都沒發生,大家集體假裝沒
空拍最大的挑戰是天候,公司的製片常質問我,為什麼拍了這麼多年,當天要不要飛,還是
這麼難做決定?人最難爭的就是天,就算科學再發達,氣象預報的範圍仍然無法準確到某個
特定地點、特定時刻的天氣狀況、空氣懸浮粒子數字。
計畫進行過程中有許多波折,也有很多讓人溫暖的時刻。像是我們曾經在新竹的海灘上空拍
到一對新人正在拍婚紗照,新娘拿著彩色氣球,笑得十分幸福,我們想把這個畫面剪進記錄
片的最後一幕,希望讓片子沾染一點正向幸福的感動。片中有一段是馬彼得校長帶著「原聲
童聲合唱團」的小朋友站在玉山頂唱歌。小朋友必須半夜兩點就出發,不畏艱辛地為我們拍
出最感動人心的畫面。
無數人的幫助,讓我一點也不覺辛苦與孤單。吳念真導演因感動於《看見台灣》片中的影
像,分文未收地接下旁白的工作,也讓這部影片更添感染力。另一個值得一提的是本片的
原創音樂配樂人,他是知名的音樂大師何國杰 (Ricky Ho)。當他看到空拍的影片時,非常驚
訝,這不是他所見過的台灣,引起了老師的興趣。他挑最好的樂團合作,對音樂品質絲毫不
肯放鬆。為了配樂,我們甚至遠赴布拉格的交響樂團錄音。
空拍好像是一條不歸路,因為空拍,我把視線伸展到了城市之外,看見了大自然,看見了土
地,也看見了破壞。其中當然也是充滿了無力感,想為這塊土地做點什麼,也許就是這個念
頭一直驅使我往前進。
撮自齊柏林著作《我的心,我的眼,看見台灣》
導演簡介:齊柏林 Chi, Po – Lin
齊柏林1988年擔任專業攝影師,1990年服務公職擔任空中攝影師,紀錄台灣各項重大工程的興建過程。2004年榮獲第一屆Johnnie Walker夢想資助計畫大獎,2005年獲奧比斯 (ORBIS)基金會邀請擔任《眼科飛行醫院》新疆飛行任務代言人,於工作之餘熱情投身公益,致力為
台灣土地環境留下珍貴的空中攝影紀錄。2009年莫拉克風災重創台灣,齊柏林遂毅然放棄公職,投身空拍台灣電影紀錄片創作之路。
從事空中攝影超過20年
空中攝影飛行時數:近2000小時
累積超過40萬張空拍照片
得獎作品
財團法人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 -「想‧飛台灣Free Your Mind」系列短片空拍影像授權案
獲2011年金鐘獎頻道廣告獎
2012 內政部營建署 - 《飛閱台灣國家公園》空拍影片
獲第46屆美國休士頓國際影展(WorldFest-Housto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金牌獎
2013 台灣阿布電影股份有限公司 - 《看見台灣》空拍紀錄片
獲第50屆金馬獎最佳紀錄片以及入圍最佳原創電影音樂
獲第47屆美國休士頓國際影展紀錄片評審團特別獎與攝影金牌獎
1998 《飛覽台灣紀事》空中攝影筆記書
1999 《上天下地看家園》空中攝影專輯
2000 《台灣土地故事》空中攝影作品合輯
2001 《台灣飛覽》空中攝影專輯
2004 《飛閱台灣 Our Land Our Story》空中攝影專輯
2006 《從空中看台灣》齊柏林空中攝影專輯
2008 經典雜誌《台灣脈動》空中攝影作品合輯
《飛行澎湖》空中攝影多媒體專輯
近年參與、執行計畫
2004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台灣土地故事」空中攝影展
2005 行政院文建會「山的呼喚-台灣土地故事」空中攝影展
台北101「文化饗宴」空中攝影展
臺灣博物館「千面福爾摩沙─臺灣的自然與傳統特展」空中攝影展
2008 EPSON台灣愛普生「飛行寶島」齊柏林飛閱台灣攝影展
2010 《換個高度 守護美麗台灣》電影紀錄片計畫主持人
台灣文創基金會「正負2度C飛閱台灣」空中攝影展覽
公共電視「想‧飛台灣Free Your Mind」系列短片空中攝影
行政院文建會「建國100年跨年煙火空中實況拍攝」
2011 法國公共電視「澎湖空中攝影」
國慶籌備委員會「建國百年國慶典禮空拍案」空中實況拍攝
日本NHK《世界名峰偉大山岳-令人著迷的溪谷 台灣.玉山溯溪探險節目》
玉山空拍
2012 「鳥目台灣」空拍台灣紀錄短片系列
Google紀錄片 《齊柏林:高空捕捉台灣之美》
內政部營建署《飛閱台灣國家公園》影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