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涯》杜琪峯的電影世界Boundless
烏甸尼遠東電影節
布里斯本亞太電影節
香港國際電影節
香港亞洲電影節
台北電影節
參展作
舒琪監製
新晉導演林澤秋 首部長篇紀錄片
走進電影拍攝現場 貼身追蹤杜琪峯
「對電影、對香港,他死心塌地、一往情深。
一幅香港電影人的真心畫像──杜、或不杜,你都會動容!」
12月18日 正式上映
片種:紀錄片
級數:III片長:95分鐘
語言:廣東話、普通話 (中英文字幕)
憑著一張超過50部作品和無數佳作的清單,說杜琪峯是當代香港電影最頂級的導演,不會有
人異議吧。在很多人心目中,他是一個經常含著一根雪茄、在拍攝現場咆哮不絕、調兵遣將
、叫人亦敬亦畏的「大導演」。來自北京、從小就是杜迷的林澤秋,壯着膽子向杜Sir遞上了
一份計劃書,以貼身拍他的記錄片作為畢業作品。杜導二話不說,讓他任拍,毫不介意。接
近三年的無悔追蹤,終於在大銀幕上呈現了一個從未如此真(誠)實過的電影作者、一個對
電影創作如此一往情深的藝術家,和一個對所生所長的我城如此死心塌地的男子漢。
《無涯》是電影論文、是情書、也是有血有淚的當代香港(電影)紀實。本片為烏甸尼遠東電影節、布里斯本亞太電影節參展作。
導演 Director : 林澤秋 Ferris Lin
監製 Producer : 舒琪 Shu Kei
演員 Cast :
杜琪峯 Johnnie To、張艾嘉 Sylvia Chang、劉青雲 Sean Lau、古天樂 Louis Koo
鄭秀文 Sammie Cheng、劉德華 Andy Lau
片種 Genre : 紀錄片 Documentary
片長 Duration : 95 分鐘 / mins
級數 Category : III
語言 Language : 廣東話Cantonese、普通話Putonghua (中英文字幕 Chinese & English Subtitles)
上映日期 Release date : 18-12-2014
當我有機會拍攝《無涯》這部紀錄片時,我一開始便想好了題目──就叫《無涯》!
2010年,已經大學畢業幾年的我,決心從北京來香港唸研究生,重新學習電影。其實,我能
做出進修這個決定,某程度上是源自於杜琪峯導演對我的影響。杜導演常強調自己一直在學
習中,「學海無涯」——這是我在他身上學到的一份面對電影,甚至面對人生的態度。既然
我也不過是個初出茅廬的電影學生,那「無涯」這份學習態度於我也再合適不過了。
在這部紀錄片中,我一開始原想專注拍攝他的「學習」,但電影完成之後,卻跑出了一份我
個人對於香港,乃至香港電影的一些情愫。雖然這些情愫是通俗化的,比較容易令人共鳴,
但在導演角度,我認為自己不夠準確,並沒有很好的拍出「無涯」這個主題,有些離題了。
但這樣也好,在拍攝這部紀錄片的過程中,我有機會一路學習、訓練、檢討,雖然仍有不少
缺點,但正代表了我的學習才剛剛開始。
導演簡介 Director’s Bio
林澤秋 Ferris LIN
福建人,大學在北京的中國傳媒大學學習電視,拍攝過一些短片,畢業後做過影評人同記者
,後在香港演藝學院修讀電影製作MFA,《無涯:杜琪峯的電影世界》為第一部長片習作。 杜Sir 訪問概要
林澤秋遠赴雲南香格里拉,拍攝《高海拔之戀Ⅱ》(2012),紀錄杜琪峯工作團隊艱苦的拍
攝過程。由於大部分的人都是南方人,很難抵禦當地的寒冷和高山症,最高記錄是二三十人
同時病倒,其實每一天都有工作人員進醫院。
對於合拍電影,杜琪峯有以下看法:「一定有利有弊。好處是題材可以廣一點;壞處,比如
(劇本)審批會和香港不同。因為要適應國內的送審製度和拍攝條件,我會覺得(這幾年電
影)幾乎沒什麼進步。如果失去創作空間與自由度的話,你就只是一件工具而已,我相信只
有我們的本土文化再壯大的時候,我們才有(重生的)機會。」「我覺得如果一個城市沒有
自己的電影,其實是挺可憐的,因為電影是一個城市的,文化的一部份。」亦提及到《3D玉
蒲團》是「絕對反感的,香港就算再差,都不應走向這個方向。」
《十萬火急》(1997)的一片火海非常震撼,但原來當時杜琪峯只能在極有限的資金拍攝整
部電影。他憶述:「一百多萬怎樣去拍這種場面呢?現在你讓我再拍一次都很難,都不可能
啊。」幸好杜琪峯找到願意以身犯險的優秀團隊,不論是演員還是攝製團隊都有著過人的決
心和膽量。為了做到天花板有一層層火焰的效果,現場需要放很多石油氣,拍攝相當危險而
且難度非常高,所以有專人在攝影師後面,用大風扇抽走濃煙,水喉射水替他減低熱度,讓
火燒到哪裏,攝影就去哪裏。所以杜琪峯一直任用同一工作團隊,他直言:「老實說我覺得
再也找不到這樣的團隊了。我十幾年用的都是同一班人,他們的付出、熱誠、忠心都遠遠比
電影本身的品質更好、更大。大家已經無需用太多言語去溝通怎樣做,沒有他們我也沒有能
力拍出這麼多電影。」
《大事件》(2004)開場以長達近七分鐘長鏡頭,畫面非常流暢,其實拍攝非常困難。因為
那一幕涉及五十多部車,而爆破完後再重新安排需要一週,所以必須一take過。團隊合作變
成了其中非常重要的環節,幕前幕後用了三天的時間排練。由於任何人都不容許犯錯,所以
雖然早上排練了四五遍,但大家已經很緊張到連飯都不吃了。攝影過程亦繁複,鏡頭一往後
拉的時候就馬上要拆軌鋪泥、放路牌等等,只有十幾秒走位,場下的場務、演員、副導也跑
到腳軟。杜琪峯甚至緊張到雙手發腫,因為當時緊張得腎上腺素上升。
杜琪峯是香港知名大導,但導演事業也不是一帆風順。1999年製作《鎗火》正是銀河映像(
杜琪峯及韋家輝所創立的電影製作公司)最低潮的時期,由於底片不夠,甚至連四分之一也
沒有,所以杜琪峯除了NG片段,可以用的鏡頭都全部用上;雖然剪好後想補一天戲,卻連這
些錢也付不起。訪問到《鎗火》演員之一的任達華,原來當時因知道電影預算不足,出動私
伙戲服,連自己架車都借埋比劇組。最後,車撞爛埋!
對於將來,杜sir曾經很享受自己剪片,但近年亦忍痛離開菲林,進入了數碼時代。另外,講
到銀河映像未來的接班人,相信是得到自己和韋生經驗最多的遊乃海。
你的畢業作品,也是你的長片首作,拍攝動機和因緣是什麼?
2010年香港亞洲電影節,我和我的老師舒琪先生看了一部法國導演拍攝的杜琪峯紀錄片《杜
sir有種》,看完不甚滿意,便有點憤憤地跟舒琪老師說:「拍得這麼差,不如我拍一部吧
!」舒琪老師後來真的和杜琪峯導演談及了此事,杜導竟然也答應了。原來只是看完戲後大
言不慚的吐槽,但竟然有機會真正去拍,我那時想,不如將這部戲作為我在香港學習電影的
一個實踐與總結吧。片名《無涯》是講杜琪峯,也是我自己對於電影學習的態度。所以《無
涯》的拍攝動機,純屬偶然,是個意外。
它跟你以前的短片創作有什麼不同?拍攝和後期製作是怎樣?
我以前沒有正式學過電影,大學是在中國傳媒大學讀的電視系。有拍過一些劇情短片和專題
片,都是一些視覺的基礎,但其實完全沒有電影思維。就我自己而言,我覺得當時自己對電
影其實一無所知。拍攝短片,也頂多算是一個影迷的自娛自樂。因為不懂電影,所以才決定
要去香港演藝學院(HKAPA)念書。拍攝的時候,便是一個初出茅廬的電影學生心態。拍攝
時一邊在學校學理論,一邊在現場看杜導如何導戲。訪問的時候會提出一些具體的問題,問
他一些場口為何如此處理,在電影上如何踐行理念。剪輯時就是重新複習編劇的原理,因為
紀錄片的剪輯很大意義上其實是編劇工作,所以在拍攝這部紀錄片時,感覺是在真正的學習
電影,和以前的玩樂差別很大。
有人好像會質疑,你是在給杜琪峯說好話唱讚歌?
我喜歡杜琪峯的電影,在這個層面上,我一定是說他的一些電影好,這是很主觀的——無論
別人認不認同。但我給自己的限制是我只會談電影,我不談他的私生活。我不會說他在生活
中多偉大或多有問題,一切都是圍繞電影展開。之所以這部紀錄片集中圍繞杜琪峯的「電影
」來講,而不像一般紀錄片的思路講述導演的個人生活,是因為幾個原因:第一杜琪峯的電
影多是類型製作,其實電影本身與他的個人生活並非聯繫那麼緊密,不像一些人文導演,如
果你拍楊德昌,可以通過電影直接聯繫到楊德昌的生活,但杜琪峯的電影世界則不然;另外
,杜琪峯的電影中可以聯繫到他個人感情的,可能就是一些兄弟情,一些男性情誼,但這些
東西又很難以用拍攝到的畫面來展示,會變成只是單調的訪談。所以最後我選擇了杜琪峯電
影與城市的關係來做主線,因為杜琪峯的類型電影與香港城市的發展同聲同氣,與時代的關
係越來越緊密,這也是其他類型片導演中極少見的。
你在拍攝現場跟杜琪峯的交流方式是怎樣的?
我儘量不和他交流,我也讓他不要理我。我想和他保持一些距離,做一些相對客觀的紀錄,
這種拍攝方式是基於我和他的關係決定的,我們的地位有高下之分,這是不能改變的事實。
既然不能馬上像朋友一樣平等的拍攝,不如保持一些距離。我站在純粹觀察的角度,也符合
我作為學生的視角。在拍攝了兩年之後,我才開始做他的訪問,因為大家彼此在兩年間慢慢熟悉了,再開始交流時,我覺得他也是尊重、認可我的,我們的地位慢慢趨於平等了。
杜琪峯罵人很厲害,攝製組會有干擾到他麼…
我們的原則是不干擾到拍攝現場。當然,我猜他在罵人時看到我們在跟拍,心裡或會有些介
意,但還是基於對我創作上的尊重,他沒有提出異議。我想他其實給予了我極大的信任和自
由度,這信任不是必然的,他一開始並不認識我,也不知曉我的能力,我想他不過也就是抱
著幫助年輕人的心態,這方面我很感恩。我也希望他和劇組的人看完成片後,也會覺得我是
尊重他的,因為我並不想拿他罵人,說粗口做一個噱頭。
拍攝過程中,這部紀錄片最大的困難出現在什麼地方?
最大困難是拍攝時仍在讀書,所以時間上不會很自由。很多時候我想去拍,但卻未必有時間
。也因為學校內的資源配置限制,我的人手、設備都很不足,試過約了黃秋生,他也很好給
予了我們很多時間,但結果攝影師攝影機燈光什麼都沒有,只有我一個人,最後惟有取消。
拍攝電影的兩年間,這些問題一直不斷發生。最後還有經濟上的問題,拍攝這部電影我是自
費的,很多時候要面對很大的經濟負擔,但竟然選擇了去做,便也沒得卻步。
如果不受三年學業的影響,你覺得《無涯》還可以繼續跟拍下去嗎?
我和杜琪峯開始談時,就說這部電影會拍攝兩三年。我覺得創作上應該有deadline,不應該無
限期下去,固然我相信時間越長覆蓋的層面、廣度都會更大,但在三年的限制內,我必須要
學會準確,判斷清楚,這也是我對自己的要求,是我的一個學習過程。所以當我最後拍到杜
琪峯更換菲林攝影機為數碼設備時,我也覺得這個電影應該結束拍攝了,那時距開始拍攝過
了差不多三年。
你給自己這部片子打幾分?滿分十分的話
六分,坦白講,在導演技巧上,我仍然不夠準確。
片中,林雪(「銀河映射」的黃金配角)為什麼用普通話回答問題,有什麼考慮?
我要求受訪者用母語作答。林雪是天津人,他自己也希望自己說普通話,所以就如此了。
除了電影裡講到的困境,「銀河映射」(1996年由杜琪峰韋家輝創建的電影製作團隊)的困
境在哪裡?
銀河映射和香港電影面對的困境都一樣,就是如何平衡生存與創作,如何平衡堅持與妥協。
這是很多電影人每一刻都必須面對的問題,也不獨是當下,更不是香港電影或銀河印象才有
的。
這幾年下來,你怎麼看待香港電影的現狀以及未來,繼續留在香港的理由是什麼?
香港的大氣候一直在影響著香港電影的發展,香港政局和經濟上的不穩定,使香港電影近來
呈現出一種面貌:犬儒,卻又自我美化,難聽點是虛偽。香港電影近來一直有許多這類電影
出現,看似玩世不恭,依舊是過往港片的癲狂;但卻喜歡用各種主題將這種不正經包裝成主
流的高尚的,而編導則宣揚自己是高尚的代言人,我覺得這其實反應了香港社會的一種極度
不安全感。我留在香港的理由是,暫時這裡還有相對的言論自由和創作自由,就好像我拍了
一部三級片,但仍然還能夠上映。
用一句話來總結你對杜琪峯和銀河映射的情感吧。
我把杜琪峯當我電影上的啟蒙老師,他教會我一個很重要的學習理念,就是「學海無涯」;
銀河映射則是我對香港的一種情結,因為他們的工作模式,合作理念代表了我所嚮往的一種
香港精神:不懈努力,沒有做不到。這兩種理念都對我影響很大。
工作人員名單 Cast & Crew
監製Producer 舒 琪 SHU Kei
導演&剪接 Director & Editor 林澤秋 Ferris LIN
主要演員 Cast
杜琪峯 Johnnie To 張艾嘉 Sylvia Chang
劉青雲 Sean Lau
古天樂 Louis Koo
鄭秀文 Sammie Cheng
劉德華 Andy Lau
攝影指導 Director of Photography
許 可 XU Ke
音效設計 Sound Designer
馮耀棠
呂仕鵬
配樂設計 Music Composer
趙力傑
楊秉音
嚴 晴
周耀祖
Vicent FUNG
LUI Shi Pang
ZHAO Lijie
YANG Bingyin
YAN Qing
CHOW Yiu Cho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